全光菊
《中华本草》:全光菊
拼音注音
Quán Guānɡ Jú
英文名
all-grass of Maximowiczii, all-grass of Maximowicz Hololeion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全光菊的全草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ololeion maximoiuiczii Kitam.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均可采挖。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全光菊 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cm。全株无毛。根茎铺匐。茎直立。基生叶条状披针形或长倒披针形,长14-40cm,宽0.5-3cm,先端渐尖,基部狭窄成具翅的柄,全缘;茎生叶互生,长5-14cm,宽0.4-1cm,先端渐尖,无柄,全缘。头状花序多数,排列成疏伞房状,梗长15-30mm;总苞圆筒状,长12-14mm,外层总苞片卵形至披状长圆形,带紫色,长2-6mm,边缘具细毛,内层总苞片条状披针形,长约10mm;舌状花浅黄色,长约20mm,舌片先端5齿裂。瘦果浅棕色,长4-6mm,具4纵棱;冠毛长约7mm,棕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草坡及田野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华北。
性味
味甘;性寒
功能主治
利湿退贡。主黄疸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及根;有利尿的功能。用于黄疸病。花序:用于产后出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柠条
- 山紫菀
- 匍伏堇
- 蛇葡萄根
- 石老虎
- 小蓟
- 猫儿屎果
- 地笋
- 杉寄生叶
- 蜜蜂房
- 杠香藤
- 臭柏
- 一枝蒿
- 柳杉
- 七爪风
- 千脚虫
- 茶叶
- 劲直蒿
- 刺楸
- 旋花苗
- 炮仗筒
- 簕欓
- 羚羊肉
- 红须须
- 毛叶木通
- 兴安白头翁
- 红酸杆
- 天目木兰
- 半边风
- 荩草
- 撒发
- 海月壳
- 葛谷
- 光枝勾儿茶
- 水游草
- 羊屎条根
- 大果臭椿皮
- 黄荆
- 凤尾搜山虎
- 益智
- 月季花叶
- 香橼
- 枣槟榔
- 葫芦巴
- 铁扫帚
- 有柄石韦
- 老枪谷
- 瓶耳小草
- 桃胶
- 黄花母根
- 毛蜂斗草
- 粗皮松萝
- 腊梅
- 玳玳花
- 云南红豆蔻
- 山合香
- 落花生
- 银边吊兰
- 华南胡椒
- 田螺
- 吊吊果
- 酸模叶
- 山艾叶
- 竹荪
- 漆子
- 网脉旋蒴苣苔
- 露水草
- 藏报春花
- 榕树
- 黄花香
- 十三年花
- 钩藤
- 苦竹根
- 粗毛蹄盖蕨
- 金雀根
- 地榆
- 剑叶紫金牛
- 白毛藤
- 紫茉莉子
- 鳖甲
- 三角泡
- 决明子
- 土千年健
- 桃枝
- 独行千里
- 毒根斑鸠菊
- 竹节树
- 万丈深茎叶
- 羊七莲
- 錾菜
- 斑楮头红
- 庵 (艹闾)子
- 挪挪果
- 了哥王
- 沙地柏
- 杜仲藤叶
- 小石藓
- 土藁本
- 辣椒茎
- 车前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