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星草
《中华本草》:七星草
拼音注音
Qī Xīnɡ Cǎo
别名
鹅掌金星草、金鸡脚、鹅掌金星
出处
1.七星草始载于《滇南本草》,谓:“此草形似鸡脚,上有黄点,按星度而生,或依根贴上上,或石上生。”2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记载:“鹅掌金星草生建昌山石间,横根,一茎一叶,叶如鹅掌,有金星。”以上两种文献所描述植物形态特征与龙骨科三出假瘤蕨相符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三出假瘤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ymatopsis trisecta(Bak.)Ching[Polypodium trisectum Bak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5-10cm。根茎细弱横生,顶部与叶柄基部被鳞片。叶疏生;叶柄长2.5-5cm,禾秆色,基部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,向上光滑;叶片革质,卵状三角形,长3-10cm,基部圆楔形或楔形,三深裂;裂片长圆形至长椭圆形,中间一片最长,渐尖头或急尖成尾状;小裂片椭圆形,稍斜上,边缘软骨质,并有疏浅缺刻;侧脉明显。孢子囊群圆形,沿中脉两侧各成1行,稍近中脉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松林下少阴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;寒;无毒
功能主治
利尿通淋;清热解毒。主淋证;尿浊;水肿;带下;咽痛;中暑;痈疮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;或绞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复方
叶背生有黄褐色孢子囊群,状若星点,且有时只有7个,故名七星草。以“鹅掌”、“鸡脚”命名者,因其形状相似也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长前胡
- 山矾叶
- 冷水丹
- 偏瓣花根
- 白芷叶
- 矮脚苦蒿
- 石龙子
- 蒲桃叶
- 黑鸫
- 三条筋
- 小山豆根
- 白竻薳
- 宿根亚麻
- 刺玫果
- 索骨丹
- 大泡通皮
- 弹裂碎米荠
- 柱果木榄叶
- 苏木蓝
- 蚌
- 癞皮根
- 赭石
- 牛心果
- 蒙花皮
- 肥荚红豆
- 风箱树叶
- 钮子瓜
- 米麦麨
- 绢毛苣
- 郁李根
- 白铃子
- 伸筋草
- 牛藤
- 甜杏仁
- 贝母兰
- 白子菜
- 破布木
- 夹竹桃
- 薄雪草
- 披针叶毛茛
- 獭肝
- 水黄花
- 葛藟根
- 角翅卫矛
- 桔梗
- 牛毛草
- 大叶醉鱼草
- 雪下红
- 庵 (艹闾)子
- 皱叶子
- 鸡桑根
- 荡皮参
- 钟乳石
- 赤车使者根
- 泡桐果
- 鼠舌草
- 翠雀花
- 水松皮
- 脉果漆
- 黄颡鱼颊骨
- 大飞扬
- 变叶榕
- 蜂糖罐
- 食盐
- 贯众
- 细叶马料梢
- 地毡草
- 蜀葵子
- 福参叶
- 朴树
- 山崩砂
- 红田乌草
- 金甲豆
- 肥肉草
- 水田碎米荠
- 苦天茄叶
- 牡蛎
- 木苎麻
- 紫藤子
- 牛角三七
- 麻油
- 栗毛球
- 青羊胆
- 小叶野决明
- 都咸子树皮
- 黄花稔
- 斑茅花
- 雀翘
- 川鄂山茱萸
- 山木通
- 楮叶
- 大红毛叶
- 十字苔草
- 锥栗果壳
- 菠菜子
- 蚺蛇胆
- 凹裂毛麝香
- 铁杆地柏枝
- 蘘荷子
- 华清香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