窄叶鼠李
《中华本草》:窄叶鼠李
拼音注音
Zhǎi Yè Shǔ Lǐ
别名
茶叶树、黑格兰、家茶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鼠李科植物柳叶鼠李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amnus erythroxylon Pall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柳叶鼠李,灌木,稀乔木,高达2m。多分枝,呦 枝红褐色,无毛,顶端具针刺。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;叶柄长3-15mm,无毛或有微毛;托叶钻状,早落;叶片纸质,线状或线状披针形,长3-8cm,宽3-10mm,先端锐尖或钝,基部楔形,边缘有疏细锯齿,两面无毛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黄绿色;雄花10-20个簇生在短枝端,宽钟状,萼片三角形,与萼筒近等长;雌花萼片狭披针形,长为萼筒的2倍。有退化雄蕊,子房2-3室,花柱长,2浅裂或半裂。核果球形,直径5-6mm,成熟时黑色,基部有宿存的萼筒。种子倒卵圆形,背面有纵沟,淡褐色。花期5月,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100m的干旱沙丘、荒坡、乱石中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。
性味
味甘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除烦;消食化积。主低热不退;心烦口渴;消化不良;腹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开水沏当茶饮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窄叶鼠李
别名
茶叶树、黑格兰、家茶
来源
鼠李科窄叶鼠李Rhamnus erythroxylon Pall.,以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内蒙古、陕西、宁夏。
性味
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消食健胃,清热去火。主治消化不良,腹泻。
用法用量
叶适量,水煎服或开水沏当茶饮。用量0.5~1两泡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橘
- 烟管蓟
- 红楤木
- 乌桕木根皮
- 大块瓦
- 绵参
- 薄柱草
- 豆列当
- 车前草
- 了哥王根
- 枇杷
- 地黄叶
- 半截叶
- 河蚌
- 睡莲
- 新疆香堇
- 通花根
- 青钱柳叶
- 黄精
- 大避债蛾
- 卵叶蜘蛛抱蛋
- 大花卫矛果
- 藤本夜关门
- 雷公藤
- 芒叶小米草
- 天文草
- 牛心果
- 慈菇
- 地乌
- 猩猩木
- 鲫鱼脑
- 长梗千里光
- 荷梗
- 藤槐
- 海狸香
- 柿花
- 茄花
- 蚌花
- 南天仙子
- 羊屎条根
- 丝瓜根
- 黄麻子
- 黄皮叶
- 华东瘤足蕨
- 九节风
- 槲寄生
- 野芫荽
- 华东木蓝
- 蜥蜴
- 梁王茶
- 松油
- 翠雀花
- 三消草
- 待宵草
- 羊皮
- 母猪藤根
- 野棕
- 鸡脑
- 大沙叶
- 跌打草
- 大籽蒿
- 罗锅底
- 豪猪肉
- 落葵
- 马牙七
- 红川乌
- 螳螂跌打
- 骆驼脂
- 山小橘
- 鹰不扑
- 金雀根
- 铁牛钻石
- 茨菇草
- 管南香
- 土羌活
- 海龙
- 山大刀
- 柳絮
- 赶黄草
- 漏斗瓶蕨
- 防风叶
- 虫牙药
- 苏木蓝
- 阔叶箬竹
- 米皮糠
- 檵花叶
- 云南莲座蕨
- 虎牙
- 鸭脚木叶
- 白花九里明
- 淡秋石
- 二仙桃
- 四大天王
- 透明草
- 鸡油菌
- 曼陀罗根
- 黄珠子草
- 膜蕨囊瓣芹
- 石上莲
- 柠檬桉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