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榧根
《中华本草》:粗榧根
拼音注音
Cū Fěi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三尖杉科植物粗榧的根或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phalotaxus sinensis (Rehd.et Wils.)Li[C.drupacea Sieb.et Zucc.var.sinensis Rehd.et Wils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洗净,刮去粗皮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15m。树皮灰色或灰褐色,裂成薄片状脱落。叶条形,排成2列,长2-5cm,宽约3mm,上部渐窄,先端渐尖或微凸尖,基部近圆形,质地较厚,上面深绿色,中脉明显,下面有2条白色气孔带,较绿色边带宽2-4倍。雄球花6-7聚生成头状,径约6mm,总梗长约3mm;雄球花卵圆形,基部有1枚苞片,雄蕊4-11枚;雌球花头状,通常2-5个胚珠发育成种子。种子2-5,生于总梗的上端,卵圆形、椭圆状卵圆形或近球形,长1.8-2.5cm,先端中央有尖头。花期3-4月,种子10-11月成熟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至广东、广西,西至甘肃、陕西、河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至广东、广西,西至甘肃、陕西、河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淡;涩;性平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。主风湿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火焰兰
- 阳桃
- 黄瓜仁草
- 紫萁苗
- 樱桃水
- 龙爪菜
- 百里香叶杜鹃
- 肉郎伞
- 丛枝蓼
- 鹳骨
- 半截叶
- 乌饭树
- 凤仙
- 牛羊草结
- 西藏鸡爪草花
- 樱桃根
- 东风菜根
- 火焰草
- 黄石脂
- 新疆香堇
- 光慈姑
- 硇砂
- 广东万年青
- 硬骨凌霄
- 苏木蓝
- 华山矾
- 云母
- 巴豆霜
- 毛叶柿叶
- 滇姜三七
- 海虾
- 黑风藤
- 山丹花
- 昏鸡头
- 喜树果
- 绿结鸡骨
- 黄花虱麻头
- 鹤虱
- 太白丽参
- 虎牙
- 鳕鱼骨
- 水葫芦苗
- 大蛇药
- 黄鼬
- 榈木
- 粟米
- 爆仗竹
- 小飞蓬
- 狗骨
- 硬质早熟禾
- 路旁菊
- 竹叶兰
- 野漆树根
- 泥炭藓
- 柴胡叶链荚豆
- 钱针万线草
- 马鞭草
- 巴豆树根
- 大木通
- 八角茴香
- 甜瓜叶
- 向日葵根
- 石瓜子莲
- 八月札
- 金瓜草
- 胆木
- 烟锅草
- 蕉芋
- 黄蘑菇
- 干檀香叶
- 当归
- 白苣
- 迎春花叶
- 胡子七
- 白皮柯
- 使君子
- 刺五加
- 寒莓根
- 山薄荷
- 苍山橐吾
- 盾叶薯蓣
- 莿(木冬)
- 落花生
- 工布乌头
- 金盏草根
- 桂木
- 蒲草根
- 虫牙药
- 马槟榔
- 松木皮
- 团花龙船花
- 天竺子
- 白菊花根
- 钻地风
- 亚婆潮
- 黄花参
- 土大黄
- 金樱叶
- 芒种花
- 盘羊睾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