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接骨丹
《*辞典》:小接骨丹
拼音注音
Xiǎo Jiē Gǔ Dān
别名
活血丹、葎叶白蔹、七角白蔹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葡萄科植物葎草叶蛇葡萄的根皮。秋季挖根;剥取根皮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落叶木质藤本。小枝光滑或偶有微毛。卷须与叶对生,分叉。叶互生,阔卵形,长宽7~12厘米,3~5掌状深裂,基部心形,具宽凹,边缘有粗齿,上面光滑,鲜绿色,下面有粉,光滑或脉上有微毛,叶柄长。聚伞花序与叶对生,总花梗细,长于叶柄。花淡黄色;萼片合生成杯状;花瓣5;雄蕊5。浆果球形,径6~8毫米,淡黄色或淡蓝色;种子1~2粒。果期8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或沟谷。分布东北及陕西、山东、河南、内蒙古等地。
性味
辛,热。
功能主治
活血散瘀,消炎解毒,生肌长骨,除风祛湿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疮疖肿痛,风湿性关节炎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瘀血:小接骨丹研末,五分至一钱,温酒冲服。
②治疮疖:鲜小接骨丹适量,捣敷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川白苞芹
- 楮实子
- 川明参
- 柴胡
- 川芎
- 椿皮
- 柴厚朴
- 鹧鸪
- 紫青藤根
- 楮皮间白汁
- 橙皮
- 柿子
- 常春油麻藤
- 乌贼鱼肉
- 常山
- 慈竹
- 黑节草
- 海金沙
- 芨芨草花
- 川防风
- 草蜘蛛
- 冬瓜瓤
- 柽柳
- 楮树白皮
- 橙耳
- 春砂花
- 花姬蛙
- 黄三七
- 鲛鱼
- 千金花
- 沙漏芦
- 石螃蟹
- 酸叶胶藤
- 酸枣根
- 桃茎白皮
- 小芸木
- 麋茸
- 彩斑桑勒草
- 浙雁皮
- 抽筋草
- 木瓜
- 米仔兰
- 白郎花
- 测试
- 山姜花
- 川贝母
- 酸模
- 北细辛
- 护耳草
- 泡桐木皮
- 异木患
- 兰花参
- 尖顶地星
- 慈姑叶
- 小花酸藤子
- 白云瓜
- 榔榆皮
- 梅花冰片
- 川山橙根
- 牛奶浆草
- 七叶子
- 波罗蜜核中仁
- 乌榄根
- 白扁豆皮
- 狗蚁草
- 三出叶委陵菜
- 圆叶南蛇藤茎
- 巴东岩白菜
- 角盘兰
- 刺果甘草
- 牛筋草
- 海州骨碎补
- 鸡翮羽
- 福寿草
- 西藏水黄连
- 大麦秸
- 山棯子
- 酪
- 杯菊
- 诃子核
- 虎耳兰
- 梧桐
- 樟木子
- 胡荽
- 蜈蚣七
- 黄裙竹荪
- 木香花
- 雨韭
- 蝙蝠葛叶
- 金背枇杷叶
- 假葡萄
- 毛发唐松草
- 镰形棘豆
- 鹅脚木叶
- 荛花根
- 金精石
- 云南铁丝莲
- 金丝猴
- 棣棠花
- 百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