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狗
《中华本草》:鱼狗
拼音注音
Yú Gǒu
别名
天狗、水狗、鱼虎、鱼师、翠碧、翠碧鸟、鱼翠、钓鱼郎、金鸟仔、翠雀儿
英文名
Kingfisher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翠鸟科动物翠鸟的肉及骨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lcedo atthis(Linnaeus)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捕捉,捕杀后,除去羽毛及内脏,取肉、骨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翠鸟,雌雄相似,体形较小,体长约17cm,体重22g左右。尾较嘴短。从额到后颈暗蓝色下嘴基部有1对绿蓝色并稍缀以暗褐色横斑的颧纹,向后直伸至颈侧;眼先和穿眼纹黑褐色;前额左右边缘,颊的上部以至耳后区概栗棕色,耳后两侧各有一白色斑块,颏至喉纯白色。背部翠蓝色,肩部和两翅的覆羽暗绿蓝色,飞羽黑褐色,露出部分呈暗绿蓝色,翅缘棕色。胸部以下至尾下覆羽均为鲜明的栗棕色,腹部中央色彩较淡。尾羽背面暗绿蓝,腹面暗褐色。极少数鸟的羽毛变化甚大,特别是上体的蓝郄和腹部的棕色为显着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栖息于临流而近的树枝或岩石上,历久不动。以小鱼为食。营巢于土洞中每窝产卵7只左右。资源分布: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但数量不多。
性味
味咸;性平
炮制
取得去肠,用阴阳瓦泥固,煅存性。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止痛;定喘;通淋。主鱼骨喉鲠;哮喘;淋痛;痔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煎汤或煅研为丸、散,3-4.5g。外用:适量,焙研,调涂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拾遗》:主鲠及鱼骨入肉不可出,痛甚者,烧令黑,为末,顿服之。煮取汁饮亦佳。2.《陆川本草》:止喘。治年久哮喘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鱼狗
拼音注音
Yú Gǒu
别名
鸿、天狗(《尔雅》),水狗(《尔雅》郭璞注),鱼虎、鱼师(《禽经》),翠鸟(《本草拾遗》),翠碧(《埤雅》),翠碧鸟(《纲目》),鱼翠(《纲目拾遗》),钩鱼郎、金鸟仔、翠雀儿(《中国动物图谱·鸟类》)。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翠鸟科动物翠鸟的全体或肉。
原形态
体长约16厘米。嘴粗大而直,先端不呈钩曲状,嘴峰稍圆而扁平,黑色。虹膜土褐色。头大,自额至枕蓝黑色,密杂翠蓝色横斑;下嘴基处有一同样斑杂的颧纹,向后伸至颈侧;眼先和过眼纹黑褐;前额左右边缘、颊的上部以至耳羽概栗棕色;颏、喉纯白;颈侧耳后亦有白色斑块;背面辉翠蓝色;肩和两翅的覆羽暗蓝色,稍杂以翠蓝色端斑;飞羽黑褐色,其露出部分亦呈暗蓝色,翼缘棕色;胸以下概栗棕色,腹部中央有时较淡;尾亦暗蓝,与翅相似。足短小,朱红色。
常单独栖息于临水的树枝或岩石上。巢常营于田野堤基的砂土中,掘作隧道。
生境分布
分布我国东部,西达四川、云南以至西藏南部;在南部大部分地区,终年留居。
性味
《本草拾遗》:"咸,平,无毒。"
炮制
《纲目》:"取得去肠,用阴阳瓦泥固,煅存性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鲠及鱼骨入肉不可出,痛甚者,烧令黑,为末,顿服之。煮取汁饮亦佳。"
②《陆川本草》:"止喘。治年久哮喘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、煎汤或煅研为丸、散,1~1.5钱。外用:煅末调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鹰爪枫
- 鼋甲
- 雅丽千金藤
- 鸭头
- 柚核
- 鸢脚爪
- 鸭舌头
- 鱼胆草
- 蜘蛛果
- 雁脂
- 鸢尾
- 树刁
- 鱼尾葵
- 接骨木
- 金丝藤仲
- 黄桷树根疙瘩
- 刺竹叶
- 大叶凤尾
- 白果槲寄生
- 蒲黄
- 支柱蓼
- 金不换
- 翻白草
- 乌鱼蛋
- 鹰不泊薳
- 鸭跖草
- 三叶金锦香
- 鸦椿卫矛
- 鸭嘴癀
- 香薷
- 太阳海星
- 金线草
- 鮧鱼尾
- 鸦葱
- 鸭血
- 新塔花
- 白升麻
- 鸦片
- (鱼彭)鱼脑
- 鸭屎树
- 鸭脚蓼
- 红川乌
- 椰子浆
- 黄花夹竹桃
- 三叶海棠
- 大叶马尾连
- 鸭脚板草
- 山麻雀
- 鳙鱼
- 九节风
- 疏叶香根芹
- 向日葵茎髓
- 红千层
- 毛蕨根
- 蝈蝈
- 刺叶楤木
- 片鸡尾草
- 郁金
- 小接骨丹
- 朝鲜一枝黄花
- 银边吊兰
- 田螺壳
- 苦竹叶
- 无花果
- 鸭脚黄边
- 六大天王
- 西伯利亚青兰
- 黑皮跌打
- 心叶秋海棠
- 水泽兰
- 粉叶地锦
- 山慈菇叶
- 石南
- 牛屎树
- 柳杉
- 苦壶卢蔓
- 黄颔蛇头
- 山橘叶
- 蓝叶棵
- 隔山撬
- 拔毒草
- 白叶瓜馥木
- 朱蕉花
- 三裂叶犁头尖
- 盐蛇
- 羊心
- 乌鸦胆
- 叶下花
- 接骨木叶
- 革叶茴芹
- 狗尾草
- 橘皮
- 大透骨消
- 刺芋
- 七星草乌
- 罗汉松根皮
- 关苍术
- 狗脑
- 野芫荽
- 二歧根莲花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