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毛香科科
《中华本草》:长毛香科科
拼音注音
Zhǎnɡ Máo Xiānɡ Kē Kē
别名
毛薄荷、铁马鞭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长毛香科科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eucrium pilosum(Pamp.)C.Y.Wu et S.Chow[T.japonicum Willd. Var.pilosum Pamp.]采收和储藏:7-9月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长毛香科科,多年生草本。具铺匐茎。茎直立,偶于上部分枝,高0.5-1cm,遍被长达3mm密集而平展的白色长柔毛。叶柄长0.4-1cm,被长达1.5mm平展的长柔毛;叶片卵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5-8cm,宽1.2-2.5cm,先端短渐尖或渐尖,基部截平或近心形,边缘为稍不整齐的具重齿的细圆锯齿,上面中肋被长柔毛,余部为贴生的短柔毛,下面脉上被长柔毛,余部为不匀称的短柔毛。假穗状花序顶生于主茎及分枝上,被明显的长柔毛,由上下密接具2花但有时参差若3-4花成一轮的轮伞花序所组成;苞片线状披针形,被长柔毛;花梗短,长约1.5mm,与序轴被明显长柔毛;花萼钟形,外被长柔毛,夹有浅黄色脉点,10脉,萼齿5,上3齿三角形,下2齿三角状钻形;花冠淡红色,长1.2-1.5cm,冠筒不达花冠长的1/3,外面在伸出部分疏被长柔毛,散布浅黄色腺点,唇片与冠筒几在一条直线上,中裂片极发达,倒卵状近圆形,侧裂片卵状长圆形;雄蕊稍伸出唇片;花柱与雄蕊等长;花盘小,盘状,微显波状边缘;子房圆球形,4裂。花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及河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凉
功能主治
祛风发表;清热解毒;止痒。主风热感冒;咽喉肿痛;痄腮;痢疾;漆疮;湿疹;疥癣;风疹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鹿蹄肉
- 麻妹条叶
- 紫铜矿
- 亚泵礴
- 紫金龙
- 蓑草根
- 长毛风毛菊
- 暗鳞鳞毛蕨
- 鼠脂
- 苣荬菜
- 地柏枝
- 桐皮
- 酸枣树皮
- 青蛙
- 麻雀肉
- 海鹞鱼齿
- 齿瓣延胡索
- 紫金牛根
- 老虎耳根
- 肥荚红豆
- 鹧鸪脚
- 鲱鱼
- 红轮千里光
- 蜀葵
- 红黑二丸
- 白山蓼
- 鲎尾
- 枸橘叶
- 鹅臎
- 短柄忍冬
- 胡荽
- 金丝桃
- 长隔距兰
- 桂花枝
- 银紫丹参
- 狭叶鸦葱
- 光梗丝石竹
- 黄麻叶
- 尼泊尔鸢尾子
- 麻腊干
- 金牛七
- 测试
- 跌打草
- 南酸枣
- 蟑螂
- 罗汉果
- 蔓草虫豆
- 水茄冬叶
- 刺瓜
- 铁树果
- 紫金血藤
- 梨树根
- 文鳐鱼
- 黄桷根
- 霜红藤
- 碎骨红
- 天麻子
- 枣核
- 三角叶冷水花
- 草灵仙
- 矮茎冷水花
- 岳桦
- 柱果木榄果
- 白金果榄
- 多穗石柯茎
- 石蒟
- 鳝鱼头
- 朴消
- 马尿泡
- 兴安薄荷
- 楸树
- 虎牙
- 黑虎七
- 狗肾
- 苔水花
- 小黑药
- 小果栀子
- 冬瓜
- 水蓼
- 狗屎花
- 香根芹根
- 紫红鞭
- 白马阴茎
- 都拉鸢尾
- 薄叶卷柏
- 风藤
- 紫苏子
- 鲦鱼
- 假茶辣
- 鹿筋
- 鹿髓
- 苦艾
- 高山柏
- 岩白菜素
- 杨梅叶蚊母树根
- 红芋
- 紫楠根
- 赭石
- 黑点草
- 绣线菊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