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路惊
《中华本草》:过路惊
拼音注音
Guò Lù Jīnɡ
英文名
Fourangled Bredia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过路惊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edia quadrangularis Cogn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收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小灌木,高0.3-1.2m。芭圆柱形或略四棱形,小枝四棱形,棱上多少具狭翅,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5-15mm;叶片坚纸质,卵形至椭圆形,长2.5-5cm,宽1.5-2.5cm,先端短渐尖,钝圆,基部楔形,边缘具浅锯齿或近全缘,两面无毛;基脉3出,表面微凹,背面隆起,侧脉不明显。取决伞花序,腋生于枝条项端,有花3-9朵功略多,无毛;花梗长约5mm,下弯;花4数,花萼短钟形,具4棱,长约2.5mm,裂片呈浅波状,先端具小短尖头;花瓣玫瑰色至紫色,卵形,先端急尖,略偏斜,长约5mm,宽约3mm;雄蕊4长4短,长者约8.5mm,花药披针形,呈镰状弯曲,长约3.5mm,花隔下延呈短柄,短者长约7mm,花药长约3mm,基部具小瘤,药隔下延呈短距;子房半下位,扁球形,先端具4个有浅裂的突起,无毛。朔果杯形,四棱形,先端平截,露出宿存萼外,宿存萼浅杯形,四棱形,先端冠以浅波状宿存萼片,长约3mm,直径约4mm。花期6-8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1400m的山坡、山谷林下,有湿地方或路旁。资源分布:妥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
药理作用
实验证明,过路惊与多种镇静催眠药有协同作用。
性味
味苦;性微寒
功能主治
熄风定惊。主小儿惊风;夜间啼哭;夜啼
用法用量
内服:6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株:用于小儿惊风,夜间惊哭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榔榆茎
- 竹蠹虫
- 竹黄
- 竹蜂
- 龟甲
- 百灵草
- 苦竹茹
- 金铁锁
- 虾壳钱
- 鸡脚草乌
- 苦蘵果实
- 芜菁
- 象牙草
- 贵州卷柏
- 露蜂房
- 狗泡草
- 中华短肠蕨
- 乌木屑
- 艾虎
- 鸡头
- 狗核树
- 岗松根
- 狗肝菜
- 过山风
- 阿里红
- 鸡脚莲
- 檵花叶
- 展花乌头
- 星色草
- 赤沙糖
- 大羊角瓢
- 青羊参
- 风毛菊
- 野芫荽
- 黄麻
- 香附
- 八股绳
- 豹骨
- 葛藟叶
- 洋芋
- 雀麦
- 肺心草
- 二叶舌唇兰
- 苦楝子
- 峨眉耳蕨
- 返顾马先蒿
- 香石藤果
- 葛根
- 乳白香青
- 青兰
- 青箭杆草
- 黑虎耳草
- 峨参叶
- 光慈姑
- 青蒿根
- 百合
- 土附子
- 五倍子内虫
- 鸡油菌
- 羊蹄甲
- 通草
- 铁轴草
- 黄连
- 鬼盖
- 瓜子金
- 苦天茄
- 百足藤
- 黑蒿
- 铁藤
- 香石藤叶
- 厚叶旋蒴苣苔
- 小果卫矛
- 珠子参
- 朱顶红
- 苡芭菊
- 龟胶
- 鸡冠苗
- 瓦草
- 龙须草
- 核桃楸
- 山樱桃
- 华无柱兰
- 蟾蜍
- 紫红鞭
- 水飞蓟
- 羊七莲
- 异型莎草
- 红鬼笔
- 山梅花根皮
- 刺叶苏铁
- 滇南杭子梢
- 滇南马钱
- 鸟不宿
- 丝瓜子
- 猕猴梨叶
- 石枣子
- 华东木蓝
- 越橘
- 心叶秋海棠
- 菱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