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接骨丹
《*辞典》:水接骨丹
拼音注音
Shuǐ Jiē Gǔ Dān
别名
水窝窝、九牛造接骨丹(《陕西中草药》),地母怀胎草、水丁香、通经草,水兰花、菜子灵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的花、根或带根全草。夏、秋采花,阴干。秋季采根,洗净,切段,晒干。全草四季可采,鲜用或干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1米。根茎粗壮。茎直立,密生白色长柔毛及短腺毛,上部分枝。茎下部和中部的叶对生,在上部者互生,卵状披针形,长3~8厘米,宽0.8~2厘米,边缘具细锯齿,先端尖锐,基部狭窄,微抱茎,两面被长柔毛。花两性,单生于上部叶腋,淡红或紫红色;萼片长椭圆形,外被柔毛;花瓣倒卵形,先端凹缺;雄蕊8,4长4短;柱头4裂。蒴果圆柱形,长5~7厘米。种子椭圆形,密生小乳突,顶端具一簇白色长毛。花期8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水沟边、林边、路边。分布全国各地。
药理作用
叶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,又可作饮料。早年曾报告过食入此草的中毒病例可发生癫痫样惊厥与昏迷。
性味
《陕西中草药》:"味淡,性凉。"
功能主治
《陕西中草药》:"活血止血,消炎止痛,去腐生肌。治月经过多,骨折,跌打损伤,疮疖痈肿,烫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捣烂或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经闭:通经草根三至五钱。水煎加红糖服。
②治月经不调,牙痛,火眼:通经草花三至五钱。煎服。
③治外伤出血:通经草根研末外敷。(选方出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蛤仔壳
- 驴蹄
- 苦地胆根
- 跌破竻
- 白杨叶
- 水杨梅根
- 鸡爪槭
- 兔皮毛
- 巴豆树根
- 调羹树
- 凌霄
- 鳢鱼肠
- 苦连翘
- 榆树
- 肾萼金腰
- 芒刺复叶耳蕨
- 土良姜
- 铁粉
- 红楠皮
- 美舌藻
- 野绿麻
- 跌打老
- 赤车
- 水榆果
- 马草
- 水龙胆草
- 逼血雷
- 老龙皮
- 山马兰
- 一点红
- 算盘七
- 葫芦
- 中华短肠蕨
- 脓见愁根
- 海蛇
- 蛤蚧
- 女儿红根
- 麦奴
- 赤瓟根
- 鳍蓟
- 苦玄参
- 二色补血草
- 孜然
- 高山大戟
- 功劳叶
- 鸢嘴
- 蛾药
- 鸡子白
- 野藿香
- 鮧鱼鳔
- 辣薄荷
- 广西美登木
- 鲈鲤
- 大黄
- 三叶茶
- 挪挪果
- 蜣螂
- 八月瓜
- 螃蟹甲
- 老米酒树
- 臭牡丹根
- 茄子
- 托里贝母
- 钝叶蔷薇
- 芦竹笋
- 紫楠叶
- 赤地榆
- 崖姜
- 耳叶排草
- 沼生柳叶菜
- 鮧鱼目
- 马鞍叶
- 黄花远志
- 风藤
- 鹅骨梢
- 黑藁本
- 蚍子草
- 茸毛木蓝
- 胆汁
- 粉绿益母草
- 狍茸
- 骨牌蕨
- 无距耧斗菜
- 珍珠
- 贵州远志
- 牡荆沥
- 苦丁茶
- 丝瓜蒂
- 珍珠伞
- 竹节蓼
- 熊脂
- 长瓦韦
- 长梗郁李
- 芡实根
- 华中瘤足蕨
- 挖耳草
- 鸡血藤
- 罗裙带根
- 菰
- 砖子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