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头
《中华本草》:狐头
拼音注音
Hú Tóu
英文名
Fox head
出处
出自《日华子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犬科动物狐狸和南狐的头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Vulpes vulpes Linnaeus2.Vulpes vulpes hoole Swinhoe采收和储藏:捕杀后,剥去皮,取其头部,晾干。
原形态
1.狐狸,体长约75cm,重7.5kg。颜面狭窄,吻尖。四肢短,尾粗长,超过体长的一半,且其毛蓬松,身上有特殊的狐骚味。头部棕灰色,吻端棕黑色,下颌污白色,耳背黑色或棕黑色。背部红棕色,体侧黄褐色,腹部黄白色。四肢棕色或浅褐色,前后肢外侧有一条黑纹。尾色同背部,尾端白色。毛色因个体而有差异。2.南狐,体形似狗,中等细长。重7.5kg左右,外形与上种类似,亦有腭臭。毛色变化较大,通常标准者,其头、躯、尾为赤褐色;深者赤色,浅者黄褐色。个体头部灰棕色;唇、下颏至前胸暗白色;颈、肩、体两侧稍黄色,背部红棕色;腹面白色或黄白色,尾尖白色。前后肢外侧的黑褐色带纹,其宽狭不等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栖息于森林、丘陵、草原等地。穴居树洞,土穴中常抱尾而睡。和动敏捷,食物杂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咸;平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补虚去风;散结解毒。主头晕;瘰疬
用法用量
内服:浸酒;适量。外用:适量,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狐头
拼音注音
Hú Tóu
出处
《日华子本草》
来源
为犬科动物狐的头。
功能主治
治瘰疬、头晕。
用法用量
内服:浸酒。外用: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瘰疬:狐头、狸头灰敷上。(《千金方》)
②治头晕病:狐头骨捣碎泡酒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鸡蛋果
- 蝴蝶花
- 小贯众
- 扇叶人字果
- 柳白皮
- 花生衣
- 刺梨
- 牛耳枫子
- 野芭蕉
- 红孩儿
- 大青草
- 蝙蝠葛根
- 冬里麻根
- 狗蹄
- 漆树根
- 紫金沙
- 土牡蛎
- 石首鱼
- 木香花
- 马尾伸筋
- 黄秦艽
- 鸡爪槭
- 桃耳七
- 鹅肠草
- 点地梅
- 乌桕木根皮
- 鸽粪
- 剪刀股
- 金刚刺
- 迎春花叶
- 五爪龙
- 玳玳花
- 博落回
- 一支箭
- 红榔木
- 紫堇花
- 带刺马鞭
- 水鳖蕨
- 菜豆树
- 吴茱萸
- 薄叶卷柏
- 金鸡尾
- 苦碟子
- 老鼠耳
- 药用倒提壶
- 米油
- 柃木
- 雀翘
- 水蓑衣
- 篱天剑
- 蛇含石
- 全毛悬钩子
- 巴山虎
- 葶苈子
- 莲雾根
- 黄蜀葵叶
- 尼泊尔鸢尾子
- 黄麻子
- 冬瓜皮
- 雷公连
- 东北红豆杉
- 象牙
- 野前胡
- 密穗砖子苗
- 霹水草
- 冷水丹
- 山牛蒡
- 林背子
- 西施舌
- 毛鬼头伞
- 紫青藤根
- 山豆花
- 华南实蕨
- 郁金香
- 花斑叶
- 樱桃核
- 茅膏菜根
- 小五彩苏
- 马鬃参
- 乌药
- 五爪风
- 青鳞鱼
- 毛竹
- 结血蒿
- 蚕砂
- 四叶细辛
- 柠鸡儿果
- 豆瓣绿
- 山苦菜
- 岩白菜
- 老虎须
- 獾骨
- 桤木
- 曲花紫堇
- 五叶泡
- 清香桂
- 毛茎马兰
- 蔓胡颓子根
- 尖叶川黄瑞木
- 金老梅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