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杨梅根
《*辞典》:水杨梅根
拼音注音
Shuǐ Yánɡ Méi Gēn
出处
《浙扛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为茜草科植物水杨梅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水杨梅"条。
化学成分
含鞣质。
性味
《广西中草药》:"味淡,性平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广西中草药》:"治肺热咳嗽。"
②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"抗菌消炎,散疚活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肺热咳嗽:水杨梅根三钱,鱼腥草一两,水煎服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
②治跌打损伤:鲜水杨梅根二两,水煎冲红糖,黄酒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③治疖肿,下肢溃疡:鲜水杨梅根皮或加鲜筋骨草,加白糖捣烂敷患处。同时,水杨梅根五钱至一两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④治小儿惊风:水杨梅根,煎水服。(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*辞典》:水杨梅根
拼音注音
Shuǐ Yánɡ Méi Gēn
别名
头晕药根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。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日本水杨梅的根茎及根。夏、秋采挖多年老植株的根茎及根,洗净晒干。
化学成分
含水杨梅甙。
性味
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"辛,香,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治风寒感冒,腹痛泻痢,肾虚头晕。
复方
①治痢疾腹痛:头晕药根五钱。炒红糖,煎水服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②治风寒感冒:头晕药根三个。煎水内服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③治肾阳虚,头眩晕:头晕药根一两。炖肉吃。(《贵州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水杨梅根
拼音注音
Shuǐ Yánɡ Méi Gēn
别名
头晕药根
英文名
Root of Thinleaf Adina
出处
出自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细叶水团花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dina rubella (Sieb. EtZucc.) Hance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挖多年老植株的根,洗净,切片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水杨梅,落叶小灌木,高1-1.5m。小枝细长,红褐色,被柔毛;老枝无毛。叶互生:叶柄极短或无;托叶2,与叶对生,三角形;叶纸质;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-4cm,宽1-2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全缘,上面深绿色,无毛,下面淡绿色,侧脉稍有白柔毛。头状花序球形,顶生或腋生,盛型 直径1.5-2cm;总花梗长2-3cm,被柔毛;花萼简短,先端5裂;花冠管状,长5-10mm,紫红色或白色,先端5裂,裂片上部有黑色点;雄蕊5,花丝短;子房下位,2室,花柱细长,超出花冠1倍以上。蒴果楔形,长约3mm,成熟时带紫红色,集生成球状。种子多数,细小,长椭圆形,两端有翅。花期6-7月。果期9-10月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细圆柱形,多弯曲,有分枝,长30-80cm,也有截成长5-6cm短段。根头部稍粗,往下渐细,直径2-3mm。表面灰色或灰黄色,有细纵皱纹及细根痕,刮除栓皮者呈红棕色。体轻,制裁硬韧,不易折断,断面浃坦,皮部易肃落,木部占大部分,灰黄色至棕黄色。气微,味微苦涩。以根条粗大者为佳。[br]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木栓层由数列木栓细胞组成,黄棕色。皮层劝胞数列,呈椭圆形,切向延长。韧皮部有众多韧皮纤维束,我径向排列成行或散在,壁厚,微木化;韧皮射线明显,顶端扩展呈漏半状。木质部宽广,导管单个散在,直径25-135μm;木纤维散在,壁厚,木化;木射线宽1-2细胞。
药理作用
水杨梅根醇浸膏每日以5g/kg连续灌胃或腹腔注身6d,对小鼠L615白血病有抑制作用,抑制率为21.4%[1]。对宫颈癌细胞、AK肉瘤、W256也有抑制作用[2]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凉
鉴别
理化鉴别 (1)取本品粉末2g,加水20ml,于50-60℃的水浴上加热1h,滤过。取滤液1ml,置试管中强力振插,产生较多且持久的泡沫。(检查皂甙(2)陛本品粉末2g,加乙醇20ml,加热回流20min,滤过。取滤液2ml,置蒸发皿中,挥干,残渣打加醋酸酐数滴使溶解,再加浓硫酸1滴,显紫红色,最后呈污绿色。(检查甾类)
归经
肝;肺;肾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表;活血解毒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;腮腺炎;咽喉肿痛;肝炎;风湿关节痛;创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广西中草药》:治肺热咳嗽。2.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抗菌消炎,散瘀活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炮姜
- 水藿香
- 马刀
- 生姜皮
- 食茱萸
- 水珍珠菜
- 毛叶天胡荽
- 蜜环菌
- 水松
- 婆婆指甲菜
- 水芙蓉
- 毛发唐松草
- 毛稔根
- 水龙胆草
- 蜜桶花
- 蜜蜂子
- 毛蜂斗草
- 生姜汁
- 水杨梅
- 水牛角浓缩粉
- 平地木
- 茅瓜叶
- 茅膏菜
- 水香柴
- 毛枝鱼藤
- 毛笋
- 珊瑚草花
- 酸角
- 韶子
- 首乌藤
- 鲨鱼皮
- 麝肉
- 鼠尾粟
- 毛柴胡
- 生姜
- 偏叶白齿藓
- 芒刺复叶耳蕨
- 披针叶毛茛
- 苜蓿
- 毛嘴签
- 毛木树皮
- 涩草
- 毛轴铁角蕨
- 莓叶委陵菜
- 水蛇
- 酸叶胶藤
- 毛叶嘉榄
- 毛水苏
- 鲨鱼胎
- 水玉簪
- 麝香
- 枇杷核
- 茅香根
- 水银
- 毛柄短肠蕨
- 水稻清
- 排草香
- 普陀南星
- 枇杷根
- 蒙自虎耳草
- 水鬼蕉叶
- 蔓荆子
- 蘑菇
- 毛脉酸模
- 毛蕊老鹳草
- 马心
- 狮子尾
- 毛鬼头伞
- 满山红
- 蛇葡萄
- 泡掌筒
- 水白蜡树皮
- 偏翅唐松草
- 芒花
- 沙枣胶
- 蛇附子
- 水獭
- 水田碎米荠
- 鼠肝
- 匍匐滨藜
- 婆婆纳
- 毛叶巴豆树
- 水豆瓣
- 毛扭藓
- 蔓荆子叶
- 蔓赤车
- 蛇白蔹
- 水冬瓜花
- 水底龙
- 鹌鹑蛋
- 膜缘木香
- 枇杷
- 毛菊苣
- 深山酢浆草
- 珊瑚草
- 蜀葵
- 水苦荬果实
- 酸浆根
- 酸猴儿
- 披针叶兔耳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