猴楠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猴楠
拼音注音
Hóu Nán
别名
香樟、牛筋条、牛荆树
来源
樟科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 Levl. [C. hupehanum Gamble],以根皮、果实入药。
生境分布
湖北、贵州。
性味
微辛,温。
功能主治
驱风,行气,温中,镇痛。主治胃肠炎,风寒感冒,风湿麻木,劳伤疼痛。外用治烫火伤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赤茯苓
- 簕欓
- 过路惊
- 乌蔹莓
- 铁牛钻石
- 石柑子
- 三羽叉蕨
- 半边藕
- 刺楸
- 金银花
- 珍珠莲根
- 榔榆皮
- 蘘荷花
- 地乌
- 芭蕉花
- 翻白草
- 水蓼
- 金丝木通
- 毛叶兔耳风
- 菝葜叶
- 芒硝
- 苎花
- 猩猩木
- 栾樨
- 虫笋
- 树韭菜
- 海狸香
- 细叶乌蔹莓
- 高山唐松草
- 野菰
- 地瓜根
- 紫鸭跖草
- 菟丝子
- 耧斗菜
- 巴巴花
- 赤地榆
- 狗牙根
- 山黄皮
- 虾蟆
- 红酸杆
- 鹅肉
- 爵床
- 跌打草
- 水冬瓜叶
- 蒙古扁桃
- 厚朴果
- 岳桦
- 建神曲
- 草牡丹
- 团叶鳞始蕨
- 水桐木
- 羊踯躅根
- 阔叶赤车使者
- 柠鸡儿
- 野辣子
- 丝瓜根
- 喜树皮
- 番石榴子
- 红瑞木果
- 猕猴桃根
- 金露梅
- 九节风
- 糯米
- 小灰包
- 川楝子
- 小雪人参
- 黄龙藤叶
- 地皮消
- 斑蝥
- 苦草
- 白苏子油
- 滇肉棒
- 复生草
- 鸡冠参
- 刀灰树
- 巴掌草
- 鸡蹼
- 打箭菊
- 萆薢
- 云南莲座蕨
- 千里马
- 罗锅底
- 金丝猴
- 山小橘
- 旱芹
- 丝瓜藤
- 岩泽兰
- 百舌鸟
- 粗榧枝叶
- 槐白皮
- 堇宝莲叶
- 风花菜
- 杉木根
- 紫金莲
- 石山花椒
- 冬瓜
- 双飞蝴蝶
- 虎皮草
- 一皮草
- 红毛五加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