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根野苏
《中华本草》:倒根野苏
拼音注音
Dǎo Gēn Yě Sū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蓝萼香茶散的全草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bdosia japonica(Burm.f.)Hara var.glaucocalyx(Maxim.)Hara[Plectranthus glaucocalyx Maxim.;Isodom glaucocalyx(Maxim.)Kudo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蓝萼香茶菜,多年生草本,茎高达1.5m。茎下部被疏柔毛,上部近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0.5-3cm;叶片卵形或宽卵形,长6.5-13cm,两面沿脉略被疏柔毛。聚伞花序具梗,3-5花,组成疏松、顶生圆锥花序;苞片及小苞片卵形,被微柔毛;花萼筒状钟形,长约1.5mm,外被灰折鬼短柔毛及腺点,萼齿5,较萼筒短,多少呈二唇形,上唇3齿,中齿略小,下唇2齿,较长,果时增大,长达3mm;花冠白色,长5.5mm,花冠筒近基部上面浅囊状,上唇4等裂,下唇舟形;雄蕊及花柱直伸花冠外。小坚果宽倒卵形,先端无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、林下、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山西、山东等地。
化学成分
叶含兰萼甲素和乙素(glaucocalyxinA、B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熊果酸(ursolic acid),兰萼丙素(glaucocalyxin C).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健胃消食;清热解毒。主脘腹胀痛;食滞纳呆;胁产能黄疸;感冒发热;乳痈;蛇虫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四叶葎
- 猫毛草
- 金石斛
- 石防风
- 瓠子
- 护心草
- 大活
- 羊舌树
- 榧枝叶
- 滑叶木通
- 山荷叶
- 丁香树皮
- 散血子
- 黄缅桂果
- 海人草
- 棕叶狗尾草
- 泽泻
- 洋虫
- 土砂仁
- 石榴皮
- 黄秋葵叶
- 鸡蹼
- 山韭
- 猪肾
- 双花鞘花
- 水鬼蕉
- 大金牛草
- 梗通草
- 黄筒花
- 河豚目
- 花皮胶藤
- 禾虫
- 羊哀
- 虎杖叶
- 海木
- 海参
- 白猪鼻孔
- 海蓬子
- 山驴骨
- 石鮅鱼
- 山菠萝根
- 乌蛇皮
- 散血草
- 山枝根
- 蝴蝶暗消
- 水将军
- 桦叶葡萄根皮
- 糙叶水苎麻
- 红雀珊瑚
- 虎石头
- 红色新月蕨
- 胶质鼠尾草
- 两指剑
- 苏铁果
- 荠菜子
- 芸苔
- 黄杨木叶
- 云牛膝
- 茳芒决明
- 蘽根
- 羊肉
- 红景天
- 石榴花
- 海藻石
- 浆包藤
- 胡颓子
- 水桐木
- 藏绵芪
- 水蛭
- 刺花椒
- 新裂耳蕨
- 刺蒺藜
- 山飘儿草
- 大石韦
- 大树甘草
- 大白药
- 角螺
- 大乌爪金龙
- 乌鳢
- 金鱼
- 天浆壳
- 广东金钱草
- 刺菱根
- 大树皮
- 分心木
- 大蒜
- 垂果南芥
- 戴星草
- 大石枣
- 七叶一把伞
- 山马鞭草
- 刺菱
- 湖北楤木
- 天葵子
- 刺莓果根
- 母草
- 山桂皮
- 干地黄
- 山皮条
- 散血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