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桐木
《中华本草》:水桐木
拼音注音
Shuǐ Tónɡ Mù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水桐木的根皮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cus fistulosa Reinw.ex B1.[F.har-landii Benth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乔木。嫩枝被少许硬毛,有乳汁。单叶互生,少有对生;叶柄长1.5-8cm,幼时略被毛;托叶卵状披针形,长约1.7cm;叶片纸质,椭圆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,长7-32.5cm,宽4-19cm,先端急尖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全缘或稍呈浅波形,背面有小凸点;基出脉5条,侧脉6-8对。隐头花序(榕果)簇生于老干发出的瘤状小枝上,近球形,直径1-1.5cm,基部收缩成一短柄,基部苞片3,细小;总花梗长0.8-2.4cm;雄花、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;雄花无梗,着生于榕果内壁近口处,花被片3枚,雄蕊1,花丝短;瘿花具梗,无花被,花柱侧生;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,雌花花被片4,狭管状。瘦果近方斜形。花、果期全年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湿润雨林或山地、丘陵、溪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及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活血止痛。主湿热小便不利;腹泻;跌打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水桐木
别名
水同木、哈正榕
来源
桑科水桐木Ficus harlandii Benth.,以根皮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
功能主治
补气,润肺,活血,渗湿利尿。治五痨七伤,跌打,小便不利,湿热腹泻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路边草
- 红郎伞
- 黄花堇菜
- 光刺兔唇花
- 佛甲草
- 蓖麻叶
- 牛齿
- 雪山鼠尾草
- 四轮香
- 大叶桉叶
- 山核桃仁
- 湖北楤木
- 蘽根
- 木芙蓉花
- 大叶井口边草
- 桂丁
- 狭叶山胡椒
- 大飞天蜈蚣
- 糖茶藨
- 胡荽
- 高良姜
- 槲实仁
- 小一把抓
- 功劳木
- 斑茅花
- 蛇接骨
- 蜂窝草
- 茅瓜
- 葫芦茶
- 白升麻
- 黄山药
- 柳叶蒿
- 梅
- 南天竹子
- 葛藟根
- 山稗子
- 干檀香
- 八仙过海
- 莴苣
- 黄藨根
- 烟油
- 刺茶美登木
- 赪桐叶
- 鸡爪芹
- 岩葱
- 胡莲
- 山白菊
- 倒提壶
- 大种半边莲
- 牛肚
- 羊角扭
- 云豹骨
- 十三年花
- 冻青叶
- 栗树皮
- 茄叶
- 毛荚决明
- 金丝刷
- 山海棠
- 宜昌荚蒾
- 赛繁缕
- 山荔枝果
- 柳叶菜根
- 冬葵
- 天牛
- 枫香树根
- 獐骨
- 槐花
- 小草
- 黄龙须
- 盐肤木皮
- 方叶五月茶
- 水珍珠菜
- 川楝子
- 豆腐浆
- 金橘叶
- 水芙蓉
- 木兰花
- 白叶花柴
- 仙掌子
- 紫珠
- 大白顶草
- 黄花菜子
- 红升麻根
- 黑皮跌打
- 小狼毒
- 叶象花
- 胡桃壳
- 春花木
- 红靛
- 榕树
- 白豆
- 水枇杷叶
- 车前
- 团花龙船花
- 金花菜
- 柚花
- 紫弹树叶
- 硬皮褐层孔菌
- 月季花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