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黄麻根
《中华本草》:山黄麻根
拼音注音
Shān Huánɡ Má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榆科植物山黄麻的根或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ema oricntalis (L.)B1.[Celtis ori-entalis L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小乔木,高4-8m,当年生枝条密被白色伸展的曲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4-12mm,密被白色柔毛;叶片纸质,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6-18cm,宽3-8cm,先端长而渐尖,基部心形或近截平,常稍斜,上面有短硬毛而粗糙,下面密被银灰色丝质柔毛或曲柔毛,边缘有细锯齿;基出3脉,侧脉5-6对,网脉明显,花单性,雌雄异株,聚伞花序稠密,稍长于叶柄;花萼5深裂,背面被毛;雄蕊5,与萼片对生;雄花长约lmm,雌花长约2mm;子房1室,柱头2,被毛。核果卵球形,果柄长2-3mm,被毛。花期5-6月,果期6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m左右的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福建、台湾、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茎皮含西米杜鹃醇(simiarenol),西米杜鹃酮(simiarenone),山黄麻萜醇(trematol),二十八烷酸(octa-cosanoic acid),1-二十八烷醇乙酸酯( 1-octacosanyl acetate)。
性味
辛;性平
功能主治
散瘀消肿;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瘀肿疼痛;腹痛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四孢蘑菇
- 山菅兰
- 商陆花
- 山东肿足蕨
- 山陀螺
- 山吴萸果
- 四轮草
- 山大黄(波叶大黄)
- 苦楝寄生
- 娑罗子
- 山葛薯
- 山风
- 山蒟
- 山藿香
- 山驴骨
- 散尾葵
- 射尿(虫另)
- 山郎木根
- 山麻
- 双籽棕
- 滇南鸟足兰
- 山峰西番莲
- 山乌珠
- 山马兰
- 络石果
- 肉穗草
- 山蟹
- 山姜花
- 四方盒子草
- 手掌参
- 爬树龙
- 山麻黄
- 四叶草
- 山葡萄
- 杉子
- 四川木蓝
- 山扁豆
- 山蜡梅
- 四叶葎
- 山合香
- 四季春
- 山鸡蛋
- 师实
- 山五味子根
- 双肾草
- 四川红淡叶
- 手参
- 山麻杆
- 山苦菜
- 四叶七
- 四叶萝芙木
- 山麦冬
- 山韭菜
- 山豆花
- 山茶花
- 双肾参
- 山岗荚
- 山茶子
- 山苦荬
- 水仙桃
- 腊梅
- 驹胞衣
- 铺地黍根
- 稻槎菜
- 盾果草
- 竹节香附
- 山楂叶
- 山矾
- 鳗鲡鱼
- 补血草
- 山羊肉
- 山芹根
- 肥猪苗
- 雷公橘
- 紫筒草根
- 山柳
- 山桐子
- 苦楝子
- 山芙蓉
- 山橿
- 山白龙
- 山橘
- 食茱萸
- 山花生
- 山海棠
- 炮弹果
- 山羊参
- 山李子
- 山梅花
- 山稔叶
- 山矾根
- 山木通
- 山胡萝卜
- 山水芹菜
- 甘青青兰
- 山枝根
- 山杨柳
- 山橘叶
- 山苏子根
- 山杜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