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香圆
《中华本草》:山香圆
拼音注音
Shān Xiānɡ Yuán
别名
两指剑、千打锤、七寸钉、千锤打、大驳骨、小熊胆木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省沽油科植物锐尖山香圆的根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urpinia arguta(Lindl.)Seem.[Ochranthe arguta Lindl.]采收和储藏:冬季挖取根部,洗去泥土,切片,晒干。夏秋采叶,晒干。
原形态
锐尖山香圆 落叶灌木,高1-3m。老枝灰褐色,幼枝具灰褐色斑点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1.2-1.8cm;托叶生于叶柄内侧;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7-22cm,宽2-6cm,先端渐尖,具尖尾,基部钝圆或宽楔形,边缘具疏锯齿,齿尖具硬腺体;侧脉10-13对,至边缘网结,连同网脉在背面隆起,在上面可见,无毛。花两性,圆锥花序顶生,较叶短,长4-17cm,密集或较疏松;花长8-12mm,白色,花梗中部具2枚苞片,萼片5,三角形,绿色,边缘具睫毛,或无毛;花瓣白色,无毛;雄蕊5,花丝长约6mm,疏被短柔毛;子房及花柱均被柔毛。果近球形,幼时绿色,转红色,干后黑色,径7-12mm,表面粗糙,先端具小尖头,花盘宿存。有种子2-3颗。花期4-6月,果期7-9月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湿润的小气候,苗期稍能耐阴,成年树喜阳光,稍耐寒,在排水良好,深厚肥沃的土壤栽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。秋后采收成熟果实,去掉果皮,取出种子晾干,贮藏通风干燥处。翌年3-4月播种育苗。在整好的苗床上横开浅沟条播,行距30cm,沟深3cm,将种子均匀地播入沟内,盖细土3cm,稍加镇压、浇水。育苗1年后定植,按行株距300cm×250cm开穴,每穴栽种1株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谷地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化学成分
叶含2α,3β-二羟基乌苏-12-烯-28-羧酸(2α,3β-dihydroxyurs-l2-en-28-oic acid)即2α-羟基熊果酸,2α,3β,19α-三羟基乌苏-12-烯-28-羧酸(2α,3β,19α-trihydroxyurs-12-en-28-oic acid)即2α,19α-二羟基熊果酸,α-香树脂醇(α-amyrin),熊果酸(ursolic acid),19α-羟基熊果酸(pomolic acld),肉豆蔻酸(myristic acid),胡萝卜甙(daucosterol),2α-过氧基熊果酸(3β-hy-droxrurs-12-en-28-oic acid-2α-hydropetoxide)。
药理作用
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,山香圆水煎浓缩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,与每1ml 1u青霉素等效,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,但不强。
性味
苦;寒
炮制
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及梗,洗净,稍润,切丝,干燥。[br]饮片性状:呈丝片状,长25-50mm,宽10mm,表面灰绿色域黄绿色,革质而脆。气微,味微苦。贮干燥容器内,置通风干燥处。
功能主治
活血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跌打损伤;脾脏肿大;乳蛾;疮疖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披针叶兔耳风
- 东北蛔蒿
- 地膏药
- 玉簪花
- 胡桃枝
- 山椒草
- 绣球防风
- 九牛造
- 光头稗子
- 狍茸
- 红车轴草
- 鹤肉
- 蒙古山萝卜
- 复生草
- 蛇葡萄根
- 猪肺
- 木蓝
- 草血竭
- 蓼螺
- 象牙草
- 黄根
- 南蛇藤果
- 红香藤
- 皮袋香
- 垂丝海棠
- 番杏
- 一年蓬
- 南烛根
- 蒿枝七
- 蜂窝草
- 小花花椒
- 惊风草
- 四季青
- 元宝草
- 长圆叶艾纳香
- 广金钱草
- 普贤菜
- 柠鸡儿果
- 丽江独活
- 钓杆柴
- 大叶凤仙花
- 海龟
- 青盐陈皮
- 紫茎牙痛草
- 银粉背蕨
- 留兰香
- 楤木花
- 竹蠹虫
- 绿萼梅
- 草乌
- 梧桐根
- 独一味
- 冬青子
- 海豘鱼
- 大飞扬草
- 白茅根
- 杧果树皮
- 大黑药
- 长柄蕗蕨
- 龙眼梳
- 小青杨
- 光叶海桐叶
- 七里香
- 黍米
- 骆驼蹄瓣
- 小金狗
- 蔊菜
- 小接骨丹
- 勒马回
- 牛奶树
- 垂盆草
- 尖山橙
- 猴接骨草
- 麻根
- 无漏子
- 黄果茄
- 厚朴果
- 姜三七
- 大树三台
- 大透骨消
- 麝香
- 小通草叶
- 石蕊
- 三叶枫
- 桂花枝
- 西藏花椒
- 广藤根
- 定草根
- 西藏桃叶珊瑚叶
- 杉木节
- 重唇鱼
- 山蚂蝗
- 喉咙草
- 五托莲
- 奶椎
- 尿桶弓
- 天青地白
- 乌骨鸡
- 慈竹沥
- 午时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