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香树果
《中华本草》:化香树果
拼音注音
Huà Xiānɡ Shù Guǒ
别名
化香树球、化香果
出处
出自《湖南药物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的果序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.et Zucc.[P.sinensis Mottet]2. Platycarya longipes Wu.[P.kwangtungen-sis Chun]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1.落叶小乔木,高2-6m。树皮灰褐色,不规则纵裂;枝条暗褐色,有小皮孔;冬季被芽鳞,髓部实心。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15-30cm,小叶7-23枚,无柄,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,薄革质,长4-11cm,宽1.5-3.5cm,不等边,稍呈镰状弯曲,基部近圆形,一边略偏斜,先端长渐尖,边缘有重锯齿。花单性或两性,雌雄同株;两性花序和雄花序着生于小枝顶端或叶腋,排列成伞房状花序束,中央的一条常为两性花序,雄花序在上,雌花序在下;位于两性花序的四周为雄花序,通常3-8条;雄花苞片阔卵形,顶端渐尖,向外弯曲,无小苞片及花被,有雄蕊6-8,花丝长短不等;雌花序球状卵形或长圆形,雌花苞片卵状披针形,先端长渐尖,硬而不外曲,无小苞片,有花被片2,贴生于子房两侧,与子房一起增大。果序球果状,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状圆柱形,长2.5-5cm,直径2-3cm,包片宿存,大质,褐色;小坚果扁平,两侧具狭翅。种子卵形,种皮膜质。花期5-6月,果期7-10月。2.圆果化香树与化香树的区别在于:叶总柄与叶轴近等长成较长;小叶3-5(-7)片;果序球状,直径1.2-2cm。花期5月,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600-1300m的向阳山坡杂木林中,在低山丘陵次生林中为常见树种。2.生于海拔450-800m的向阳山坡及杂木林中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华东及陕西南部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2.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辛;性温
功能主治
活血行气;止痛;杀虫止痒。主内伤胸胀;腹痛;跌打损伤;筋骨疼痛;痈肿;湿疮;疥癣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20g。外用:煎水洗;或研末调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顺气,散痰。2.《湖南药物志》:顺气,祛风,化痰,消肿,止痛,燥湿,杀虫。治疰痛,风毒,疮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化香树果
拼音注音
Huà Xiānɡ Shù Guǒ
别名
化香树球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
出处
《湖南药物志》
来源
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的果序。
性味
辛,温。
①江西《草药手册》:"辛,温。"
②《常用中草药配方》:"辛,平。"
功能主治
顺气祛风,消肿止痛,燥湿杀虫。治内伤胸胀、腹痛,筋骨疼痛,痈肿,湿疮,疥癣。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顺气,散痰。"
②《湖南药物志》:"顺气,祛风,化痰,消肿,止痛,燥湿,杀虫。治庄痛,风毒,疮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6钱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内伤胸胀,腹痛及筋骨疼痛:化香树干果序五至六钱,加山查根等量,煎汁冲烧酒,早、晚空腹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②治牙痛:化香树果数枚,水煎含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③治脚生湿疮:化香树果序和盐研末搽。
④治癣疥:化香树果序煎水洗。
⑤治小儿头疮:化香树果序、枫树球、硫黄。共研末,茶抽调搽。(③方以下出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
⑥消肿药膏(一般外科使用):化香树果十斤,桉树叶五斤,鸭儿芹五斤,白叶野桐叶五斤,煎汁,熬缩成膏,净重二斤,再用凡士林配成10%软膏备用。(《常用中草药配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皂柳
- 肾子草
- 旱田草
- 沙地娃儿藤
- 石楠根
- 石米
- 华南实蕨
- 水蜈蚣
- 旱柳
- 虱婆草
- 生等[藏药名]
- 疏叶香根芹
- 石蕨
- 华山参
- 石首鱼鲞
- 莳萝子
- 湿鼠曲草
- 石寄生
- 厚朴子
- 水藿香
- 沙糖根
- 生姜皮
- 石凤丹
- 石榴皮
- 石防风
- 水鬼蕉
- 厚皮树皮
- 和血丹
- 繸瓣珍珠菜
- 沙生风毛菊
- 蓑草
- 何首乌叶
- 石蜡红
- 石蝉草
- 碎骨子
- 石南
- 水麻
- 孩儿草
- 莳萝苗
- 石刷把
- 薯良
- 光叶闭鞘姜
- 薯莨
- 疏松卷柏
- 河豚子
- 石萝藤
- 石韦
- 石指甲
- 石茶
- 水蔓青
- 狮子草
- 石枣
- 石韦毛
- 砂漏芦
- 合萌叶
- 肾果小扁豆
- 蛇婆子
- 石串莲
- 化金丹
- 石蜈蚣
- 石豆瓣
- 沙斑鸡
- 沙果
- 合血香
- 涩梨叶
- 石上瓜子菜
- 水虾草
- 水虾草根
- 水黄连
- 石夹生
- 石松子
- 石花
- 石菖蒲
- 石首鱼
- 石鲫
- 水锦树
- 水麻根
- 杭州荠薴
- 蓍草
- 石脑油
- 华金腰子
- 水蓑衣
- 秫米
- 旱柳叶
- 沙枣树皮
- 莎草
- 生漆
- 生藤
- 石龙刍
- 喉咙草
- 沙棘
- 虱子草
- 生瓜
- 石上藕
- 石参
- 石斛露
- 会东藤
- 回回蒜果
- 沙叶铁线莲
- 虱草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