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长生
《中华本草》:石长生
拼音注音
Shí Chánɡ Shēnɡ
别名
丹草、长生草、丹沙草、生肌草、石中珠、岩浮萍、猪毛七、水猪毛七、猪鬃草、猪毛脚筋草
出处
石长生,始载于《本经》,一名丹草,列入下品。1.《别录》云:“石长生,生咸阳山谷。”2.《本草经集注》云:“近道亦有,是细细草叶,花紫色尔。南中多生石岩下,叶似藏而细,如龙须草大,黑如光漆,高尺余,不与余草杂也。”3.《纲目》引宋祁《益部方物记》云:“长生草,生山阴蕨地,修茎茸叶,色似桧而泽,经冬不凋。‘所述特征与本种相似,但所绘之图似为凤尾蕨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铁线蕨科植物单盖铁线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diantum monochlamys Eaton[A.venustum Don var.monochlamys Keys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植株高16-30cm。根茎横生,连同叶柄基部被紫棕色、线状披针形鳞片。叶近生,或散生;叶柄长8-12cm,腹面略扁平,深棕色至紫棕色,有光泽;叶片薄革质,无毛,狭卵形,长14-20cm,宽6-8cm,先端渐尖。基部圆楔形,三回羽状;羽片8-12对,互生,斜展,有柄,卵形,下部的长4-5.5cm,宽2-2.5cm,二回羽状;羽片1-4对,柄纤细,三角状卵形,下部的长1.5-2cm,宽1-1.5cm,一回羽状;末回羽片1对,互生,平展,有短柄,倒三角状卵形或扇形,长5-8mm,宽4-8mm,先端圆形有钝齿,基部楔形至圆楔形,顶生羽片倒卵形略大;叶脉为多回二叉分枝,直达小羽片的锯齿尖端,两面均明显。孢子囊群近圆形,背生于羽片先端凹缺内,每羽片1个;囊群盖近圆形或长圆形,红褐色,全缘或呈波状,宿存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m左右的林下溪沟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四川等地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铁线蕨烯(adianene),5-铁线蕨烯臭氧化物(adian-5-ene-ozonide),7-羊齿烯(7-ferene),雁齿烯(filicene),羟基铁线蕨酮(hydroxyadiantone),铁线蕨酮(adiantone),金丝桃甙(hyperin),紫云英甙(astragalin),洋李甙(prunin)。
性味
咸;微寒;有小毒
功能主治
清热化痰;解毒。主肺热咳嗽;感冒发热;痈肿疔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复方
《纲目》:“四时不雕(凋),故曰长生。”又多生石岩上,而名石长生。丹草、丹沙草,皆因叶背生有红褐色孢子囊。以“猪毛”、“猪鬃”称之者,皆因其叶柄细长深棕色,其基部及根茎被有紫棕色、似毛状鳞片而得名。
各家论述
《新修本草》:“今市人用(鼠令)筋草为之,叶似青葙,茎细劲紫色,今太常用者是也。”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椰根
- 长萼猪屎豆
- 圆叶母草
- 蹋菜
- 蓖麻根
- 青蒿囊虫
- 竹叶子
- 肺形草
- 化药
- 睡菜根
- 韭菜莲
- 稗米
- 岳桦
- 刻裂紫堇
- 百步还阳丹
- 赶黄草
- 猴楠
- 杜衡
- 篦子三尖杉
- 虎斑游蛇
- 接骨草
- 龙鳞草
- 向日葵花盘
- 野苦荬菜
- 老鸦嘴
- 蚕豆壳
- 大叶接骨藤
- 豆腐渣
- 异株百里香
- 栾犀
- 黎罗根
- 水黄杨木
- 青酒缸根
- 大叶菜
- 绿豆衣
- 青兰
- 鼺鼠
- 欧李
- 蟋蟀
- 毛果算盘子
- 三花枪刀药根
- 观音苋
- 鸭脚黄连
- 鲤鱼齿
- 黄葛树
- 毛木耳
- 灰毛婆婆纳
- 钓杆柴
- 水茴香藻
- 青叶苎麻根
- 友水龙骨
- 鸬鹚(鸬鹚)
- 具苞水柏枝
- 风轮菜
- 茶子木花
- 龙脑香子
- 鹿梨根皮
- 孜然
- 羊肚
- 小花吊兰
- 埃蕾
- 枇杷
- 山荆子
- 通骨消茎叶
- 苦菜花子
- 锡矿
- 雀舌草
- 蒺藜
- 大叶狼豆柴叶
- 伴蛇莲
- 铁线透骨草
- 臭梧桐
- 野花生
- 轻粉
- 鸱头
- 金鸡纳
- 翡翠
- 护心草
- 黄花仔
- 灯笼花
- 荆三棱
- 无风自动草
- 苦刺
- 隔山撬
- 铁仔
- 青皮
- 石蟹
- 黄桷根
- 野山蚂蟥
- 掌羽凤尾蕨
- 龙眼梳
- 蒲黄滓
- 深裂黄草乌
- 栎叶槲蕨
- 紫葳根
- 小石藓
- 青黛
- 蝤蛴
- 头发七
- 铁脚威灵仙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