亮叶冬青
《中华本草》:亮叶冬青
拼音注音
Liànɡ Yè Dōnɡ Qīnɡ
别名
青皮子樵、鸡子樵、大叶帽子、猪黑樵。
英文名
Green Holly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冬青科植物亮叶冬青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lex viridis Champ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。
原形态
亮叶冬青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5m。小枝绿色,四棱或具条纹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3-5mm;叶片革质,卵形、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2.5-7.5cm,宽1.5-3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钝锯齿,齿端褐色,上面绿色有光泽,下面黄绿色,有褐色腺点,中脉上面深凹,下面凸起。雄花序为腋生的聚伞花序,间或有簇生者,花白色,花梗长约2mm,4数,花萼直径2-3mm,裂片宽三角形,无毛,花冠直径约7mm,花瓣倒卵形或圆形,基部稍结合,雄蕊短于花冠;雌花序仅含1花,单生叶腋,花梗长1.2-1.5mm,花萼直径4-5mm,裂片近圆形,全缘。花冠似雄花,子房卵形,柱头盘状。果球形,直径9-11mm,熟时黑紫色;分核4颗,近圆形背部具羽状突起的线纹,内果应木质。花期4-5月,果期6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生于低山或丘陵地区疏林、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片长椭圆形,长3-7cm,宽1.5-3cm,边缘具圆锯齿;黄绿色,上面有光泽,下面有腺点;革质;气微,叶苦。
化学成分
树皮含树脂。
性味
甘;微辛;性凉
归经
心;肝经
功能主治
凉血解毒。主烧烫伤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用于关节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亮叶冬青
别名
青皮子樵、猪黑樵、鸡子樵、大叶帽子
来源
冬青科亮叶冬青Ilex var. viridis Champ.,以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华东、广东。
性味
甘、微辛,凉。
功能主治
凉血解毒,祛腐生新。
水火烫伤:鲜叶、槐花各适量,加洗米水捣烂涂患处。
外伤出血:鲜叶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虎耳草
- 苦果
- 江珧柱
- 散瘀草
- 白车轴草
- 虫蚁菜
- 护心草
- 水冬瓜叶
- 莽草根
- 黄花地锦苗
- 水仙
- 银南星
- 小悬钩子
- 毛花洋地黄
- 山葛薯
- 白鸡肫
- 瓠子子
- 豚卵
- 假山皮条
- 滇缅古柯
- 牧马豆
- 白花杆
- 匙叶黄杨
- 密陀僧
- 石青菜
- 海鳝
- 刺藦苓草
- 中华石龙尾
- 满天飞
- 川明参
- 狗肝菜
- 老鸦花藤
- 将军树
- 苦地丁
- 蕨
- 鸊鷉
- 狗核树
- 九龙藤
- 三消草
- 吐烟花
- 石瓜子莲
- 红果参
- 鹿仙草
- 鬣羚角
- 对叉疔药
- 蛇接骨
- 猪肚
- 建兰根
- 海蛤壳
- 苦草
- 南天竹根
- 空柄假牛肝
- 冰草白穗
- 香椿子
- 味牛膝
- 太平莓
- 黄土
- 羚羊角
- 杉木油
- 钻石风
- 中华绣线梅
- 蜜蜡
- 芡实茎
- 树甘草
- 黄山药
- 假荆芥
- 白千层油
- 紫三角
- 白云瓜梗
- 贴骨散
- 草香附
- 地瓜果
- 山黄麻根
- 艾实
- 浙江过路黄
- 岩参
- 糯米团
- 细叶藤柑
- 可爱花
- 锁阳
- 石花菜
- 海芙蓉
- 空心泡
- 萝芒树皮
- 马尾伸筋草
- 白杨枝
- 白贝
- 斑叶兰
- 乌泡刺
- 小罗伞
- 枸骨子
- 匙叶五加
- 栾华
- 罗星草
- 风湿木
- 柏枝节
- 满山白
- 麻叶绣球
- 岩梭花
- 诃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