亮叶冬青
《中华本草》:亮叶冬青
拼音注音
Liànɡ Yè Dōnɡ Qīnɡ
别名
青皮子樵、鸡子樵、大叶帽子、猪黑樵。
英文名
Green Holly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冬青科植物亮叶冬青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lex viridis Champ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。
原形态
亮叶冬青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5m。小枝绿色,四棱或具条纹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3-5mm;叶片革质,卵形、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2.5-7.5cm,宽1.5-3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钝锯齿,齿端褐色,上面绿色有光泽,下面黄绿色,有褐色腺点,中脉上面深凹,下面凸起。雄花序为腋生的聚伞花序,间或有簇生者,花白色,花梗长约2mm,4数,花萼直径2-3mm,裂片宽三角形,无毛,花冠直径约7mm,花瓣倒卵形或圆形,基部稍结合,雄蕊短于花冠;雌花序仅含1花,单生叶腋,花梗长1.2-1.5mm,花萼直径4-5mm,裂片近圆形,全缘。花冠似雄花,子房卵形,柱头盘状。果球形,直径9-11mm,熟时黑紫色;分核4颗,近圆形背部具羽状突起的线纹,内果应木质。花期4-5月,果期6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生于低山或丘陵地区疏林、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片长椭圆形,长3-7cm,宽1.5-3cm,边缘具圆锯齿;黄绿色,上面有光泽,下面有腺点;革质;气微,叶苦。
化学成分
树皮含树脂。
性味
甘;微辛;性凉
归经
心;肝经
功能主治
凉血解毒。主烧烫伤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用于关节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亮叶冬青
别名
青皮子樵、猪黑樵、鸡子樵、大叶帽子
来源
冬青科亮叶冬青Ilex var. viridis Champ.,以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华东、广东。
性味
甘、微辛,凉。
功能主治
凉血解毒,祛腐生新。
水火烫伤:鲜叶、槐花各适量,加洗米水捣烂涂患处。
外伤出血:鲜叶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南天竹梗
- 牛肋筋
- 银鲛
- 梨枝
- 地毡草
- 海龟胶
- 黑面叶
- 紫茉莉
- 葛仙米
- 樱额
- 三轮蒿
- 狭叶垂头菊
- 小百部
- 水茴香
- 巴豆
- 芦荟
- 柳叶剑蕨
- 簝叶竹根
- 太白菊
- 柳叶斑鸠菊
- 山漆树
- 地贵草根
- 栗花灯心草
- 罗布麻叶
- 轮叶景天
- 大山黧豆
- 六蛾戏珠
- 水龙骨
- 小火草
- 琉璃草果实
- 小红人
- 蟹
- 猪牙皂
- 细齿叶柃
- 石地钱
- 小广藤
- 小报春
- 凉粉藤
- 白山蓼
- 橹罟子
- 雷公橘
- 黄荆叶
- 关苍术
- 鸭血
- 小红柳根
- 原羚角
- 杏花
- 蚕茧草
- 鸢翅骨
- 乳白香青
- 凉喉茶
- 柳叶菜花
- 白龙穿彩
- 勒马回
- 小松藻
- 玉山芎穷
- 西藏圆柏
- 花椒簕
- 镰叶瘤足蕨
- 庐山瓦韦
- 凤凰衣
- 菱茎
- 腊雪
- 卤碱
- 小红苏
- 石瓜子莲
- 小红蒜根
- 太白韭
- 小羊桃
- 野槟榔
- 黄荆
- 天竺桂
- 小麦麸
- 卵叶贝母
- 芒
- 大黄蜂子
- 绿南星
- 红陈艾
- 蜡瓣花
- 蕨
- 石菖蒲花
- 楮叶
- 红辣树根
- 自扣草
- 金老梅叶
- 厚皮香花
- 小毛蓼
- 穿地龙
- 薏苡叶
- 土八角
- 鸭肪
- 大沙叶
- 大蝎子草
- 小花梾木
- 戴星草
- 水胡满
- 普洱茶膏
- 红毛蛇
- 南藤
- 猪毛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