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树
《中华本草》:蓝树
拼音注音
Lán Shù
别名
大蓝靛、木靛、大青叶、木蓝、米木、板蓝根、山蓝树、滞良、蓝木、岭刀把、七星树、大蓝木、野蓝靛树、羊角汁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夹竹桃科植物蓝树的根、叶和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Wrightia laevisHook.f.[Whainanen-sis Merr.〕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根与皮切片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乔木,高8-20m。除花外均无毛,全株具乳汁,树皮深灰色,具皮孔。叶对生;叶柄长5-7mm;叶片薄纸质,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7-12m,宽2.5-5cm,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,两面无毛;侧脉每边5-9(稀11)条,于后呈缝纫机轧孔状皱纹。聚伞花序顶生;苞片小,花萼短而厚,裂片5.比花冠简短,内面基部有卵形腺体;花冠白色或淡黄色,漏斗状,裂片5,椭圆状长圆形,向左覆盖;副花冠分裂为25-35鳞片,呈流苏状,基部合生;雄蕊5.着生于花冠筒先端,花药被微柔毛;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,花往丝状,向上逐渐增大,柱头头状。膏英2个离生,圆柱状,长25-35cm,外果皮具斑点。种子线状披针形,长1.5-2cm,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,种毛长2-4cm。花期4-8月,果期7月至翌年3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村中、路旁和山地疏林中或山谷向阳处,湿润肥沃之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和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片矩圆状椭圆形,长7-12cm,宽2.5-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羽状网脉,侧脉呈缝纫机轧孔状皱纹。气微,味微苦涩。
性味
微苦;微涩;性凉;有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止血敛疮。主痒腮;毒蛇咬伤;刀伤出血;湿疹;疮疡溃烂
用法用量
内服:泡酒,适量饮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或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蓝树
别名
米木、大蓝靛、木蓝、木靛、板蓝根[广西、博白、南宁]、大青叶[广西、邕宁]
来源
夹竹桃科蓝树Wrightia laevis Hook. f. [W. hainanensis Merr.],以根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东、广西。
功能主治
止血;外用治刀伤,跌打。
用法用量
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备注
叶制蓝色染料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芦子
- 芦笋
- 鹿头肉
- 鹿藿根
- 轮伞五加
- 辣蓼草
- 连钱草
- 良藤
- 鲤鱼胆
- 鳢鱼肠
- 鹿茸草
- 露兜竻心
- 鬣羚骨
- 葎草
- 蓝花侧金盏
- 轮环藤
- 铃当子
- 骆驼蓬子
- 鹿草
- 鹿寿草
- 落霜红
- 驴肾
- 鳢鱼胆
- 鹿茸
- 辣木通
- 鳞片水麻
- 鹿齿
- 螺厣草
- 里白
- 鸬鹚肉
- 落地金钱
- 鲈鱼
- 芦竹笋
- 芦竹箨
- 鳞瓦韦
- 鹿胎
- 萝芒树皮
- 轮叶棘豆
- 辽瓦松
- 镰叶瘤足蕨
- 陆英果实
- 鹿角
- 黎豆
- 龙头草
- 路路通
- 芦竹
- 荔枝藤
- 莨菪根
- 蓝天草
- 鲤鱼齿
- 菱叶山蚂蝗
- 蓝锭果
- 轮叶马先蒿
- 雷公橘
- 老龙皮
- 鲤鱼鳞
- 鹿药
- 落葵
- 蓝花参
- 良旺茶
- 落叶梅
- 蕗蕨
- 鲤鱼脑
- 雷五加叶
- 鳞始蕨
- 鹿耳翎
- 鹿角菜
- 骆驼蓬
- 鸬鹚翅羽
- 鹿角草
- 轮叶铃子香
- 莲座革菌
- 鹿葱
- 蓝实
- 荔枝
- 鹿角芦荟
- 龙利叶
- 葎草果穗
- 鸬鹚骨
- 蜡瓣花
- 芦子藤
- 鳞叶藓
- 鹿角霜
- 芦山藤
- 茖葱
- 鹿脂
- 鹿角胶
- 裂叶双盖蕨
- 代代花枳壳
- 菩提树花
- 豆瓣七
- 绿茎槲寄生
- 牛舌草
- 白芷叶
- 母猪藤根
- 红丝线
- 竹节海棠
- 雷五加
- 番红花
- 青兔耳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