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果榕
《中华本草》:梨果榕
拼音注音
Lí Guǒ Rónɡ
别名
辣柳树、水石榴、黎柳树、梨状牛奶子、母猪精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梨果榕的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cus pyriformis Hook.et Arn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切碎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1-2m。嫩枝被疏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被毛,长3-10mm;托叶锥状,长5-7mm,幼时被毛;叶片纸质或薄革质,狭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2.5-12cm,宽1.5-3cm,先端骤尖或短尾状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急尖,全缘,上面无毛,下面苍白色,有乳头状小凸点,罕在脉上被微毛;基出脉3条,侧脉5-10对,网脉在背面稍明显。隐头花序,单生于叶腋,梨形,长2-3cm,直径1-1.5cm,基部苞片三角形,总花梗长5-10mm,被毛或近无毛;雄花、瘿花着生于同一花序托内,雄花生于上部,具短梗,花被片3;雄蕊2;瘿花花梗较长,花被片4,花柱侧生;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,具短梗,花被片3-4,花柱近侧生。瘦果。花、果期全年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中海拔的灌林中或溪旁湿润的腐殖土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涩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利水;止痛。主小便淋沥;尿路感染;水肿;胃脘痛;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梨果榕
别名
舶梨榕、水石榴、梨状牛奶子
来源
桑科梨果榕Ficus pyriformis Hook. et Arn.,以茎入药。
生境分布
湖南、广西、广东、云南、贵州。
性味
涩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利尿,止痛。主治肾炎,膀胱炎,尿道炎,肾性水肿,心性水肿,胃痛。
用法用量
0.3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象牙参
- 锦葵
- 香蕈
- 绣球藤
- 香阿魏
- 山姜
- 雪参
- 柳叶蒿
- 木薯
- 香叶树
- 乌木屑
- 母草
- 大叶井口边草
- 凤尾贯众
- 吊山桃
- 香槐
- 散血丹
- 青酒缸根
- 鼻血草
- 痢止蒿
- 离根香
- 蚬壳
- 仙半夏
- 祖师麻
- 八爪金龙
- 青粱米
- 山羊角
- 岩青兰
- 青骨藤
- 雪里开
- 厚皮树
- 戟叶石韦
- 山苦草
- 鲨鱼油
- 友水龙骨
- 扶桑根
- 干饧糟
- 木豆
- 黄囊杓兰
- 瓜子藤
- 岩葱
- 象胆
- 条叶猪屎豆
- 草血竭
- 圆叶茅膏菜
- 六棱麻
- 山葡萄
- 雀舌草
- 凤尾七
- 蛤仔
- 广西九里香
- 象牙草
- 雄鸡口涎
- 乌当归
- 须叶藤
- 葱汁
- 败酱
- 柳枝
- 回回豆
- 薜荔汁
- 香血藤
- 榧螺
- 香石藤
- 细辛
- 木耳
- 云南希草
- 葛蕈
- 鲎壳
- 小丁香
- 七星鱼
- 虾蟆肝
- 水蛇皮
- 肺形草
- 三爪金龙
- 云南五味子根
- 悬钩根
- 挂金灯
- 细芦子藤
- 大昏鸡头
- 崇澍蕨
- 春不见
- 烟草
- 花木通
- 圆节山蚂蝗
- 土连翘
- 鸡肾参
- 深山不出头
- 金狮藤
- 芋梗
- 皂荚根皮
- 山苦菜
- 八节毛
- 柳絮
- 驱虫斑鸠菊
- 麻腊干
- 定经草
- 丰花草
- 胖大海
- 琉璃草根
- 五叶壁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