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色瓦韦
《中华本草》:两色瓦韦
拼音注音
Liǎnɡ Sè Wǎ Wéi
别名
骟鸡尾、金星丹、七星花古丹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两色瓦韦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pisorus bicolor(Takeda)Ching[Polypodium excavatum var.bicolor Takeda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20-35cm。根茎长而横生,密被两色(中央黑褐色,边缘淡棕色)宽卵形覆瓦状鳞片,短尖头,筛孔细密。叶远生;有短柄;叶片薄纸质,披针形,长19-34cm,中部宽约4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略下延于叶柄上部,全缘;叶脉网状,细脉在中脉两侧结成网眼,网眼内有单一或分叉的内藏小脉。孢子囊群圆形,背生于细脉交叉点,沿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,稍近中脉,幼时有棕色盾状隔丝覆盖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附生于海拔1000-3000m的高山林中树干或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台湾、湖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平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。主尿路感染;咽喉炎;肠胃炎;风湿疼痛;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缅茄
- 柳叶菜根
- 毛木树皮
- 毛柄锦香草
- 炉甘果
- 毛轴铁角蕨
- 绿包藤
- 罗勒子
- 木芙蓉花
- 木菠萝
- 李核仁
- 美丽胡枝子
- 梅花刺根
- 芒种花
- 毛嘴签
- 毛白杨
- 竻苋菜
- 亮光菜
- 牡狗阴茎
- 六棱菊
- 罗浮柿根
- 冷蕨子草
- 廉姜
- 绵毛娃儿藤
- 美丽桐
- 棉籽
- 毛叶轮环藤
- 毛葡萄叶
- 簝叶竹根
- 六月雪
- 猫腿姑
- 木鳖根
- 绵毛金腰
- 毛八角莲
- 流苏子根
- 毛竹
- 狼把草
- 满山红根
- 绿百合
- 牡荆子
- 绿豆粉
- 罗伞树
- 猫耳朵草
- 木芙蓉根
- 木香子
- 木鳖子根
- 棉花壳
- 栎叶槲蕨
- 毛叶石楠
- 毛茛
- 罗望子
- 冷饭果
- 棉花杜仲
- 毛桐
- 狸骨
- 狼尾巴花
- 毛苦瓜
- 狼杷草
- 留兰香
- 毛风藤
- 络石果
- 牦牛角
- 猕猴桃
- 芒消
- 栗花
- 毛勾儿茶
- 榄李树汁
- 漏篮子
- 澜江百合
- 毛桤
- 穞豆
- 没食子
- 牧马豆
- 杧果核
- 美商陆叶
- 脉果漆
- 狼萁草
- 绿茎槲寄生
- 猕猴骨
- 木瓜根
- 老虎刺
- 米伞花
- 木贼
- 吕宋楸毛
- 澜沧扁担杆
- 毛罗勒
- 毛轴莎草
- 绿豆叶
- 绿豆花
- 木槿子
- 米来瓜
- 美丽兔尾草
- 梅梗
- 美丽胡枝子花
- 美人蕉花
- 棉花根
- 柳絮
- 芒茎
- 毛青杠
- 冷水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