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水丹
《寿世新编》:冷水丹
制法
上药先将乌豆、绿豆、川椒为细末,再入雄黄、人言和匀,以水为丸,如乌豆大。
功能主治
疟疾。
用法用量
人言制法:用黄泥包好,用木炭火尽烧,勿令出烟;倘出烟,即用泥闭住。不闭住烟,则人言化为乌有。再用水豆腐、勾藤、甘草同人言尽煮,煮至豆腐带黑色。如此三烧三煮方可用之。
注意
切不可多服,不可热水服;素体过虚、久疟及孕妇忌服。服后须俟痰涎去,方可进饮食、烟、茶。
摘录
《寿世新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冷水丹
拼音注音
Lénɡ Shuǐ Dān
别名
高脚细辛、狗肉香。
英文名
root of Henry saruma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马兜铃科植物马蹄香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ruma henryi Oliv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挖,除去泥土,摊通风处阴干。
原形态
马蹄香 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50-100cm,被灰棕色短柔毛。根茎粗壮,直径约5mm,有多数细长须根。叶柄长3-12cm,被毛;叶心形,长6-15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心形,两面和边缘均被柔毛。花单生;花梗长2-2.5cm,被毛;萼片心形,长约10mm,宽约7mm;花瓣黄绿色,肾状心形,长约10mm,宽约8mm,基部耳状心形,有爪;雄蕊与花柱近等高,花丝长约2mm,花药长圆形,药隔不伸出;心皮大部离生,花柱不明显,柱头细小,胚珠多数,着生于心皮腹缝线上。蒴果蓇葖状,长约9mm,成熟时沿腹缝宇航开裂。种子三角状倒锥形,长约3mm,背面有细密横纹。花期4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林下阴湿处和沟边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湖北、江西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全草常捆成把。根状茎粗短,直径约5mm,有短分枝或残留地上茎。根多数细长,直径约1mm,灰棕色;质脆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。地上茎灰黄色,有纵棱;断面中空,近三角形。叶多皱缩,水浸展平后完整者呈心形,长6-15cm,两面及边缘有柔毛,偶见已开裂的蓇葖果状蒴果。气香,味苦。
性味
辛苦;温;有小毒
归经
心;胃;肾经
功能主治
祛风散寒;理气止痛;消肿排脓。主风寒感冒;咳嗽头痛;胃寒气滞脘胀疼痛;胸痹疼痛;关节痛;劳伤身痛;痛肿疮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-6g;或研末冲服,每次1.5-3.0g。外用:鲜叶适量,捣敷。
注意
小儿忌用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冷水丹
拼音注音
Lénɡ Shuǐ Dān
别名
高脚细辛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马兜铃种植物马蹄香的根及根茎。夏、秋采挖,阴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壮,有香气2茎直立,单一或分枝,高50~100厘米,被柔毛。叶互生,有长柄,心形,长6~14厘米,宽7~15厘米,先端短渐尖,基部两侧耳片圆,边缘和两面被柔毛。花单生于顶端,具长梗;外轮花被裂片3,半圆形,外面被柔毛,果时宿存并增大;内轮花被裂片3,圆肾形,黄色;雄蕊12,与花柱等长;心皮6,下部与花萼合生。果熟时革质,沿腹缝线开裂。种子卵形,顶端尖,具明显的横皱纹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林下阴湿处和沟边草丛中。分布四川、贵州、湖北、江西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性味
味辛苦,性温,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温中散寒,理气镇痛。治胃寒痛,心前区痛,关节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钱;或研末。
注意
小儿忌用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冷水丹
拼音注音
Lénɡ Shuǐ Dān
别名
高足细辛
来源
马兜铃科马蹄香属植物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.,以根状茎及根入药。夏秋挖根,洗净晒干或酒炒研末。
性味
辛、苦,温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温中散寒,理气止痛。用于胃寒疼痛,心前区痛,关节疼痛。外用治疮疡。
用法用量
0.5~1钱,水煎服,或研粉冲服。外用适量,鲜叶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斜叶榕
- 金老梅叶
- 天青地白
- 丝瓜花
- 羊胲子
- 红簕钩
- 杠板归
- 水松叶
- 小一口血
- 合掌草
- 荔枝
- 沉香
- 红花鹅掌柴
- 云南紫珠
- 大箭
- 莎草蕨
- 小木通
- 砂生槐
- 白萆薢
- 下冈哇
- 四里麻
- 台湾三颗针
- 西藏凤仙花
- 黄瓜皮
- 林檎根
- 顶果膜蕨
- 剑皮树菌
- 曼陀茄根
- 等宽鳞毛蕨
- 大鹅儿肠
- 山里红
- 毛麝香
- 大叶千里光
- 小三棵针
- 獭子树
- 西藏野花椒
- 狗枣子
- 山椒草
- 小三叶耳蕨
- 云南小膜盖蕨
- 白贝
- 对节叶根
- 小灵丹
- 亚罗椿
- 手掌参
- 山姜
- 海螺
- 石南实
- 大还魂草
- 小巢菜
- 窿缘小叶桉
- 鲨鱼油
- 小叶薄荷
- 庐山瓦韦
- 杨翠木
- 大叶黄杨根
- 白苏梗
- 梅花参
- 黄水芋草
- 圆萼刺参
- 百两金叶
- 伊贝母
- 狗牙贝
- 椬梧
- 微毛柃
- 华山矾
- 双籽棕
- 硬骨凌霄
- 小鸦葱
- 木槿叶
- 小茴香
- 叉枝鸦葱
- 白鹤菌
- 杉木
- 小黄皮
- 莲座革菌
- 西藏土连翘
- 山五味子根
- 冬瓜皮
- 猴接骨草
- 新疆远志
- 黄山鳞毛蕨
- 石蜐
- 云母
- 落地金钱
- 狗哇花
- 桫拉木
- 红花木莲
- 天蓝苜蓿
- 熊脑
- 圆锥花南蛇藤根
- 西藏点地梅
- 黄藁本
- 山茱萸
- 大叶拿身草
- 桂木
- 西藏鸡爪草花
- 大山黧豆
- 碧桃干
- 马比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