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水丹
《寿世新编》:冷水丹
制法
上药先将乌豆、绿豆、川椒为细末,再入雄黄、人言和匀,以水为丸,如乌豆大。
功能主治
疟疾。
用法用量
人言制法:用黄泥包好,用木炭火尽烧,勿令出烟;倘出烟,即用泥闭住。不闭住烟,则人言化为乌有。再用水豆腐、勾藤、甘草同人言尽煮,煮至豆腐带黑色。如此三烧三煮方可用之。
注意
切不可多服,不可热水服;素体过虚、久疟及孕妇忌服。服后须俟痰涎去,方可进饮食、烟、茶。
摘录
《寿世新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冷水丹
拼音注音
Lénɡ Shuǐ Dān
别名
高脚细辛、狗肉香。
英文名
root of Henry saruma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马兜铃科植物马蹄香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ruma henryi Oliv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挖,除去泥土,摊通风处阴干。
原形态
马蹄香 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50-100cm,被灰棕色短柔毛。根茎粗壮,直径约5mm,有多数细长须根。叶柄长3-12cm,被毛;叶心形,长6-15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心形,两面和边缘均被柔毛。花单生;花梗长2-2.5cm,被毛;萼片心形,长约10mm,宽约7mm;花瓣黄绿色,肾状心形,长约10mm,宽约8mm,基部耳状心形,有爪;雄蕊与花柱近等高,花丝长约2mm,花药长圆形,药隔不伸出;心皮大部离生,花柱不明显,柱头细小,胚珠多数,着生于心皮腹缝线上。蒴果蓇葖状,长约9mm,成熟时沿腹缝宇航开裂。种子三角状倒锥形,长约3mm,背面有细密横纹。花期4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林下阴湿处和沟边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湖北、江西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全草常捆成把。根状茎粗短,直径约5mm,有短分枝或残留地上茎。根多数细长,直径约1mm,灰棕色;质脆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。地上茎灰黄色,有纵棱;断面中空,近三角形。叶多皱缩,水浸展平后完整者呈心形,长6-15cm,两面及边缘有柔毛,偶见已开裂的蓇葖果状蒴果。气香,味苦。
性味
辛苦;温;有小毒
归经
心;胃;肾经
功能主治
祛风散寒;理气止痛;消肿排脓。主风寒感冒;咳嗽头痛;胃寒气滞脘胀疼痛;胸痹疼痛;关节痛;劳伤身痛;痛肿疮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-6g;或研末冲服,每次1.5-3.0g。外用:鲜叶适量,捣敷。
注意
小儿忌用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冷水丹
拼音注音
Lénɡ Shuǐ Dān
别名
高脚细辛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马兜铃种植物马蹄香的根及根茎。夏、秋采挖,阴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壮,有香气2茎直立,单一或分枝,高50~100厘米,被柔毛。叶互生,有长柄,心形,长6~14厘米,宽7~15厘米,先端短渐尖,基部两侧耳片圆,边缘和两面被柔毛。花单生于顶端,具长梗;外轮花被裂片3,半圆形,外面被柔毛,果时宿存并增大;内轮花被裂片3,圆肾形,黄色;雄蕊12,与花柱等长;心皮6,下部与花萼合生。果熟时革质,沿腹缝线开裂。种子卵形,顶端尖,具明显的横皱纹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林下阴湿处和沟边草丛中。分布四川、贵州、湖北、江西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性味
味辛苦,性温,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温中散寒,理气镇痛。治胃寒痛,心前区痛,关节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钱;或研末。
注意
小儿忌用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冷水丹
拼音注音
Lénɡ Shuǐ Dān
别名
高足细辛
来源
马兜铃科马蹄香属植物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.,以根状茎及根入药。夏秋挖根,洗净晒干或酒炒研末。
性味
辛、苦,温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温中散寒,理气止痛。用于胃寒疼痛,心前区痛,关节疼痛。外用治疮疡。
用法用量
0.5~1钱,水煎服,或研粉冲服。外用适量,鲜叶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根
- 石榴花
- 山芹
- 大叶刺篱木叶
- 岭南铁角蕨
- 云豹骨
- 大血藤
- 人中黄
- 小白鱼
- 莲座蓟
- 紫地榆
- 野木耳菜
- 白花菜
- 盾叶薯蓣
- 抽筋草
- 百蕊草
- 黄藨根
- 吊山桃
- 猪血
- 红香树
- 大草乌
- 云实根
- 乳腐
- 篱天剑
- 坠桃草
- 千层楼
- 壮筋草
- 假百合
- 美舌藻
- 花叶狗牙七
- 川鄂山茱萸
- 石枫药
- 华西小石积
- 辣根草
- 白豆蔻壳
- 人头七
- 赤阳子
- 黄山梅
- 七厘丹
- 云南希草
- 黄唇鱼心
- 大过山龙
- 金耳环
- 少花腰骨藤
- 巴豆油
- 四叶细辛
- 豆根木蓝
- 章鱼
- 小金樱子
- 瓶蕨
- 鱼尾葵根
- 向日葵茎髓
- 猩猩木
- 蓖麻子
- 小粘药
- 白花映山红
- 刺瓜
- 苦地胆
- 网脉山龙眼
- 杨梅根
- 刺柄莲座蕨
- 荜茇根
- 酸藤果
- 高粱泡
- 夜明砂
- 大茶根
- 菝葜叶
- 水飞蓟
- 朱砂根叶
- 牛耳散血草
- 金丝莲
- 芦竹箨
- 云母
- 南酸枣
- 陈火腿骨
- 粉背蕨
- 留师蜜
- 大细辛
- 白芥
- 紫花地丁
- 白芷叶
- 假蓝靛
- 密陀僧
- 龙牙楤木叶
- 唐古特青兰
- 剪红纱花
- 马牙半支
- 穿山甲
- 大叶桉果
- 石花菜
- 蕨萁
- 北鹤虱
- 孜然
- 矩圆石韦
- 过腰蛇
- 霞天曲
- 人指甲
- 肉半边莲
- 云南莲座蕨
- 水朝阳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