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叶狗牙七
《中华本草》:花叶狗牙七
拼音注音
Huā Yè Gǒu Yá Qī
别名
马牙贯众、金毛狗脊
英文名
Delightful Wood Fern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鳞毛蕨科植物美丽鳞毛蕨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ryopteris laeta (Kom.)C.Chr.[Nephrodium laeta Kom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挖出后除去叶及须根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40-80cm。根茎横生,连同叶柄基部被棕色、阔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15-35cm,禾秆色,向上近光滑;叶片草质,卵状长圆形,长20-45cm,宽10-25cm,幼时被淡棕色鳞毛,老时光滑,三回羽裂;羽片阔披针形,中部以下的长10-20cm,中部宽3-7cm,向基部略变狭;小羽片基部不对称,下侧1片缩短,边缘深羽裂,裂片先端有2-3个尖锯齿;侧脉分叉。孢子囊群圆形,着生于裂片基部上侧的小脉中部;囊群盖圆肾形,边缘略有齿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000m的山坡沟谷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河南、山东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等地。
形状
1.性状鉴别 根茎细长圆柱形,直径2-4cm,表面有棕色叶柄残基,被棕色阔披针形鳞片。质坚硬,断面棕红色,可见数个类白色小点排列成环(分体中柱)。气微,味微涩。[br]2.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含红棕色物。薄壁组织中有5-7个分体中柱排列成环,大小不一,维管束周韧型,外有内皮层。
性味
涩;苦;平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祛风湿;强腰膝;降血压。主腰膝酸痛;头晕;高血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2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花叶狗牙七
拼音注音
Huā Yè Gǒu Yá Qī
别名
金毛狗脊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鳞毛蕨科植物华北鳞毛蕨的根茎。夏、秋间采挖,去须根,洗净晒干。
原形态
华北鳞毛蕨,又名:美丽鳞毛蕨。
多年生草本,高40~80厘咪。根茎横卧,有阔披针形的棕色鳞片。叶簇生,卵状矩圆形,草质,长25~45厘米,宽10~25厘米,幼时下端有鳞毛,老时光滑,3回羽裂;羽片饲披针形,中部以下的长10~20厘米,中部宽3~7厘米,向基部略变狭;小羽片稍远离,基部不对称,基部下侧一片缩短,边缘深羽裂,裂片顶端有2~3个尖锯齿;叶柄长15~35厘米,禾秆色,基部以上光滑。孢子囊群大,囊群盖圆肾形,生于叶下面的小脉上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处。分布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涩苦,平。
功能主治
除风湿,强腰膝,降血压,清热解毒。治脊柱疼痛,头晕,高血压。
复方
①治脊柱疼痛:花叶狗牙七一两。水煎服;配窝儿七二至三钱,捞糟煎服更好。
②治高血压、头晕:花叶狗牙七、太白茶各一两。水煎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环纹苦乳菇
- 光叶山黄麻
- 吕宋楸毛
- 薄荷露
- 凤尾草
- 西洋参
- 鸭
- 圆叶锦葵根
- 砗磲
- 驴蹄草
- 土茯苓
- 野薴麻
- 石上铁角蕨
- 长隔距兰
- 鸡眼草
- 大过山龙
- 高山龙胆
- 楸叶
- 红土子皮
- 木鳖子根
- 大头菜子
- 野木鱼
- 纤齿卫矛
- 海鹞鱼肝
- 冬瓜瓤
- 大叶马尾连
- 豆腐渣
- 白鬼笔
- 红花龙胆
- 山道年蒿
- 毛蕨根
- 异野芝麻
- 小苦参
- 牛耳枫根
- 狭绿叶线蕨
- 光背杜鹃
- 狭叶山胡椒
- 细辛
- 菘子
- 枫柳皮
- 露蜂房
- 空心木
- 土牛膝
- 翡翠
- 光叶水苏
- 吉笼草
- 蛇眼草
- 木蜡树叶
- 悬钩根
- 白沙糖
- 白沙蒿
- 白毛蛇
- 白沙虫药
- 白活麻
- 白淋草
- 白牛尾七
- 长萼猪屎豆
- 白牛胆
- 白毛鹿茸草
- 白毛夏枯草
- 白毛委陵菜
- 白毛藤
- 白毛藤根
- 小石蝴蝶
- 阿利藤
- 爆仗竹
- 矮脚枫叶
- 白桦皮
- 白苏梗
- 椬梧
- 阿尔泰紫菀
- 白贝
- 北沙参
- 白萆薢
- 扁轴木
- 白酒草
- 白山蓼
- 艾实
- 棒棒草
- 狗头骨
- 半边莲
- 布渣叶
- 扁担杆
- 白花蛇
- 扁豆花
- 斑鸠
- 斑鸠占叶
- 棒棒木
- 矮杨梅果
- 李树胶
- 白猪栗根
- 白石榴根
- 半边旗
- 壁钱幕
- 白花铁线莲
- 一窝鸡
- 冰凉花
- 白珠树
- 白石花
- 白线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