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石榴根
《中华本草》:白石榴根
拼音注音
Bái Shí Liu Gēn
英文名
Root of White Pomegranate, Root of Doublepetalous White Pomegranate
出处
出自《福建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unicagranatum L. Var.albescens D C. P. Granatum L. Var. Multi-plex Sweet.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挖取根部,洗净,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通常3-5m,稀达10m。枝顶常成尖锐长刺,幼枝具棱角,无毛,老枝近圆柱形。叶对生或簇生于短枝上;具短叶柄;叶片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长2-9cm,宽约1.5cm,先端短尖、钝尖或微凹,基部短尖至稍钝形,上面光亮,侧脉稍细密。花白色,生枝顶;萼筒长2-3cm,裂片卵状三角形,外面近顶端有1黄绿色腺体,边缘有小乳突;花瓣长1.5-3cm,宽1-2cm,多皱褶,先端圆形;雄蕊多数,花丝无毛,长达13mm;子房下位,多室,花柱长超过雄蕊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5-12cm,先端有宿存花萼裂片,皮厚。种子多数,具晶莹,多汁、味酸甜的外种皮。花期5-6月。
性味
味苦;涩;性微温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杀虫。主风湿痹痛;蛔虫;绦虫;姜片虫病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鲜品15-30g。
各家论述
《福建中草药》:杀虫收涩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白石榴根
拼音注音
Bái Shí Liu Gēn
出处
《福建中草药》
来源
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根。
性味
《福建中草药》:"苦涩,微温。"
功能主治
祛风湿,杀虫。治风湿痹痛,蛔虫、寸白虫、姜片虫病。
《福建中草药》:"杀虫收涩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鲜者0.5~1两。
复方
①治风湿肢节疼痛:白石榴鲜根三两,冰糖一两。井水一大碗冲炖,分三次服。(福建《民间实用草药》)
②治蛔虫、寸白虫:白石榴全根一两。清水煎服。(福建《民间实用草药》)
③治姜片虫病:鲜白石榴根一两,水煎一次顿服。连续服三至四天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④治前列腺炎:鲜白石榴根一两,炖精猪肉吃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滇池海棠
- 野凤仙花
- 白花丹
- 野罂粟
- 灯盏细辛
- 野冬青果
- 野猪脂
- 滇南鸟足兰
- 野洋参
- 断血流
- 白猪母菜
- 野杜仲果
- 杜鹃兰
- 滇茵陈
- 毒芹
- 白杨树皮
- 野竹兰
- 白花草
- 白活麻
- 白花夏枯草
- 野兔脑
- 野山茶
- 白粉蕨
- 野冬菊
- 野大豆藤
- 灯笼泡
- 白皮柯
- 白炭
- 白果紫草
- 杜鹃花果实
- 野猪黄
- 独叶白芨
- 点头菊
- 独脚柑
- 越南樟皮
- 野牡丹
- 杜仲叶
- 白杜鹃花
- 野猪胆
- 滇车前
- 白杨枝
- 独叶一枝花
- 野罂粟壳
- 淡竹根
- 独脚金
- 白花蛇目睛
- 白肚
- 白枪杆
- 白苋
- 野拔子
- 野冬青皮
- 独脚乌桕
- 滇地黄连
- 红花岩黄芪
- 滇榧子
- 白花柴
- 滇瓦花
- 越南悬钩子
- 蘡薁藤
- 野厚朴
- 野亚麻
- 白花灯笼
- 野甘草
- 越王余算
- 橹罟子
- 毒蛆草
- 滇南美登木
- 白花鹅掌柴
- 野把子
- 鹿尾
- 独叶岩珠
- 杜鹃花根
- 蠮螉
- 越橘
- 还筒子
- 白背青荚叶
- 滇缅古柯
- 小青藤
- 大叶紫珠
- 紫花一炷香
- 萤火
- 落葵
- 白花甜蜜蜜
- 鸡骨菜
- 大叶樱叶
- 白线薯
- 野牡丹根
- 椴树根
- 白松塔
- 野山楂
- 白牛胆根
- 郁金
- 蝇虎
- 野木瓜
- 白檀根
- 白毛蛇
- 百草霜
- 夏至草
- 带鱼
- 乌骨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