釜脐墨
《*辞典》:釜脐墨
拼音注音
Fǔ Qí Mò
别名
月下灰(《补缺肘后方》),釜下墨(《千金方》),釜月中墨(《四声本草》),铛墨(《开宝本草》),釜底墨(《本草图经》),锅底墨(《普济方》),锅脐墨(《简便单方》),铛底煤(《品汇精要》),釜煤、釜炲(《纲目》),锅底灰(《本草再新》)。
出处
《四声本草》
来源
为杂草经燃烧后,附于锅脐或锅底部之烟灰。
性味
辛苦,温。
①《蜀本草》:"无毒。"
②《纲目》:"辛,温,无毒。"
③《本草汇言》:"味苦,气温,无毒。"
归经
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肝、脾二经。"
功能主治
治吐血咯血,外伤出血,聤耳,口疮。
①《开宝本草》:"主血晕吐血,以酒和水细研温服之,亦涂金疮,生肌止血。"
②《纲目》:"消食积,舌肿,喉痹,口疮,阳毒发狂。"
③《本草再新》:"补脾燥气,敷疮败毒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3~4分。外用:研末撒或调搽。
复方
①治吐血,咯血:锅底墨炒过,研细,井华水服二钱,连进三服。(《济急仙方》)
②治产血不下:锅底墨烟,热酒服二钱。(《生生编》)
③治舌肿起如猪胞:釜下墨末,以酢敷舌上下,脱去更敷。若先决出血汁,竟,敷之弥佳。(《千金方》)
④治聤耳,耳中痛,脓水出:月下灰吹满耳,令深入,无苦,即自出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⑤治孩子口内疮:锅底墨细研,无时,指头擦之。(《普济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鬼箭锦鸡儿
- 圆叶锦葵根
- 鲸蜡
- 鸡嗉子叶
- 过江藤
- 锅焦
- 鸡爪簕
- 鸡翔草
- 高山黄华
- 鸡血李
- 鸡血莲
- 鬼臼叶
- 肥皂核
- 阿月浑子
- 风化硝
- 鸭
- 鲫鱼骨
- 鸡嗉子果
- 牛脾
- 鸡肝
- 鸡腿蘑
- 鸽粪
- 翻天红
- 昂天莲
- 龟版胶
- 芙蓉花
- 阿育魏实
- 防已
- 防风花
- 鸡爪竻
- 高山黄华根
- 鸡蛋花
- 粉团花
- 高山大黄
- 鸡雪莲
- 龟肉
- 腐婢
- 蜂乳
- 蜂蜡
- 风藤
- 鸡嗉子
- 鸡爪七
- 革叶蓼
- 鸡肫草
- 蜂毒
- 蝮蛇骨
- 白沙糖
- 白沙虫药
- 飞蛾七
- 鲛鱼胆
- 赶山鞭
- 鬼箭羽
- 鳡鱼
- 肥猪草
- 风藤草
- 风车藤
- 飞来鹤
- 过江龙子
- 粉藜
- 龟版
- 风花菜
- 白沙蒿
- 野薴麻
- 高原蚤缀
- 高山金挖耳
- 高粱火焰苞
- 风叶藤
- 鸡公柴果
- 鸡冠子
- 粉苞苣
- 安徽刺黄柏
- 翻白草
- 艾叶
- 蝮蛇
- 扁豆根
- 鸡嗉子根
- 鸡桑根
- 白透骨消
- 福建胡颓子叶
- 牛轭草
- 蜂房
- 艾麻草
- 鬼笔
- 附地菜
- 谷芽
- 枫柳皮
- 高山露珠草
- 鸡骨柴叶
- 埃蕾
- 庵摩勒
- 艾虎脑
- 风箱树花
- 鲛鱼
- 高粱乌米
- 鸡谷草
- 粉萆
- 安胎药
- 麂子草
- 庵 (艹闾)
- 覆盆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