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藜
《中华本草》:粉藜
拼音注音
Fěn Lí
别名
三齿粉藜、咸卜子菜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藜科植物野滨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triplex fera(L.)Bunge[Spinacia eraL.]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30-80cm。茎具条棱及绿色色条,通常自基部分枝,枝细瘦,上部常弯曲,稍有白粉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6-12mm,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2-7cm,宽0.8-2cm,先端钝,基部宽楔形,全缘或稍波状,两面灰绿色,表面无毛或稍被白粉,背面稍被鳞桃状膜片或白粉,后期渐剥落。雌雄同株,团伞花序生于叶腋,雄花4基数,早落;雌花在每团伞花序中3-10或更多;通常无花被;具2苞,苞的边缘全部合生,果时两面鼓胀,表面仅有1-3个位置不走的棘状突起,顶缘有3个短齿,包注子房或果实。胞果扁平,果皮白色,膜质,与种子贴伏。种子棕色,直立。花、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田边、碱性草地,盐渍化沙地、湖边、河滩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北及黑龙江、吉林等地。
性味
甘;酸;性平
功能主治
利水涩肠。主腹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2g,鲜品可用至30g;或研末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粉藜
别名
三齿粉、藜、咸卜子菜
来源
藜科粉藜Atriplex fera (L.) Bunge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内蒙古、宁夏、甘肃。
性味
甘、酸,平。
功能主治
利水涩肠。主治腹泻。
用法用量
鲜草1两水煎服;或干品3钱,锁阳2钱研粉,分2次冲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蛇莓
- 虎尾轮
- 奶浆参
- 铁落
- 喜树皮
- 九龙藤
- 构菌
- 杉材
- 茱苓草
- 虫牙药
- 隔山消
- 赤胫散
- 中华赛爵床
- 香椿子
- 南天竹叶
- 楮实子
- 白薯莨
- 娃娃鱼
- 蚌花
- 吐烟花
- 帽兰
- 米碎花
- 乔木刺桐
- 龙齿
- 常春藤
- 刀豆
- 满山红油
- 穿山龙
- 蟾酥
- 家白蚁
- 番荔枝叶
- 水蛭
- 蟑螂
- 大夜关门
- 长松
- 石腊红
- 水枇杷
- 地龙
- 绵萆薢
- 章鱼
- 鷩雉
- 海芋
- 大肺经草
- 猪殃殃
- 鲜黄连
- 一匹草
- 铃兰
- 苔菜
- 望月砂
- 番荔枝根
- 树腰子
- 见血清
- 川滇桤木
- 乌蔹莓
- 春不见
- 石瓜子莲
- 空心莲子草
- 黄羊肉
- 水冬瓜根
- 润肺草
- 磨盘草子
- 鸽
- 玄精石
- 姜叶
- 祁州一枝蒿
- 红果参
- 地菍
- 玳瑁
- 猕猴桃藤中汁
- 小三棵针
- 两头尖
- 禾虫
- 还筒子
- 小叶假耧斗菜
- 苦豆子
- 叉歧繁缕
- 支柱蓼
- 海带根
- 毛黄堇
- 黄花地桃花
- 海金沙
- 樟木子
- 头发七
- 合萌叶
- 葵花大蓟
- 柠檬桉叶
- 柴胡
- 鳢鱼胆
- 峨眉半边莲
- 鸨油
- 榼藤子
- 狗肉
- 煨姜
- 大鲵
- 问题特
- 褐带环口螺
- 野冬菊
- 裂叶双盖蕨
- 二仙桃
- 霞天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