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花菜
《*辞典》:风花菜
拼音注音
Fēnɡ Huā Cài
别名
蔊菜(《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》),叶香(藏名)。
出处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
来源
为十字花科植物风花菜的全草。7~8月采全草,切段,晒干备用。
原形态
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15~90厘米。茎稍斜上,无毛或稍有毛,有分枝.基生叶多数簇生,羽状深裂,长达12厘米,顶生裂片较大,卵形,侧生裂片较小,5~8对,边缘有钝齿,只在叶柄和中脉疏生短毛,其他部分无毛;茎生叶互生,不分裂,披针形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小呈十字形,黄色;萼片长椭圆形;花瓣篦形;4强雄蕊;雌蕊1;花梗长2~3毫米。长角果圆柱状长椭圆形,长4~6毫米,宽约2毫米,稍弯曲;果梗长2~6毫米。种子细小,卵形,稍扁平,长0.5毫米,红黄色,有小点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石缝、路旁、田边、水沟潮湿地及杂草丛中。分布江苏、山东、四川、内蒙古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等地。
性味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苦辛,凉。"
归经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入心、肝、肺经。"
功能主治
清热利尿,解毒,消肿。治黄疸,水肿,淋病,咽痛,痈肿,汤火伤。
①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清热解毒,活血通经。治黄疸,咽痛,水肿,关节炎,疮肿。"
②《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》:"解热利尿。治腹水,淋病;外用治烧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黄疸、肝炎:风花菜配萹蓄、苦荞叶、茵陈,煎汤服。
②治腹水过多:风花菜配播娘蒿子、大黄,煎汤服。
③治无名肿毒及骨髓炎:风花菜配牛耳大黄、蒲公英、墨地叶,捣烂敷患处。(选方出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黑皮跌打
- 伞花马钱
- 矮脚苦蒿
- 艾虎脑
- 粗皮松萝
- 由跋
- 铺地罗伞
- 独行千里
- 参须
- 干檀香
- 柱果木榄叶
- 春尖油
- 多花景天三七
- 苏木蓝
- 绿玉树
- 牛心果
- 鸡蛋七
- 伤寒草根
- 蚱蜢
- 贯众
- 牛筋果
- 蛇鲻
- 盘龙七
- 雪灵芝
- 括金板
- 乌蛇膏
- 塘虱鱼
- 仙顶梨
- 栾华
- 青活麻
- 蛇果黄堇
- 鹿心草
- 樱桃根
- 鹿头肉
- 粉藜
- 走茎丹参
- 四棱通
- 麝肉
- 入地金牛
- 金铁锁
- 蘘荷子
- 三色堇
- 黄蘑菇
- 回心草
- 竹叶兰
- 金色狗尾草
- 油鱼
- 蝙蝠葛
- 蜇虫
- 梁王茶
- 笔管榕
- 胡子七
- 盲肠草
- 鹿角
- 猪鬃刚
- 倒地铃
- 楤木根
- 鱼藤
- 长柄秋海棠
- 荷莲豆菜
- 鱼脑石
- 三朵云
- 刺莓果
- 十三年花
- 厚壳树
- 海尼豆瓣绿
- 小叶石楠
- 慈竹茹
- 蔗鸡
- 南瓜根
- 罗布麻
- 栓皮栎
- 蒲公英
- 臭常山
- 橄榄
- 青箭杆草
- 桂花子
- 獭肝
- 三角泡
- 白升麻
- 黑老头
- 香橼叶
- 钟萼木
- 豆蔻壳
- 糕菜
- 竹叶子
- 凤仙透骨草
- 蜘蛛
- 续断
- 桃儿七果
- 柞木枝
- 标杆花
- 穿鱼藤
- 牛肝菌
- 猪肚
- 芭茅
- 岗边菊
- 鼻血草
- 黑腺珍珠菜
- 小叶密花远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