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花菜
《*辞典》:风花菜
拼音注音
Fēnɡ Huā Cài
别名
蔊菜(《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》),叶香(藏名)。
出处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
来源
为十字花科植物风花菜的全草。7~8月采全草,切段,晒干备用。
原形态
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15~90厘米。茎稍斜上,无毛或稍有毛,有分枝.基生叶多数簇生,羽状深裂,长达12厘米,顶生裂片较大,卵形,侧生裂片较小,5~8对,边缘有钝齿,只在叶柄和中脉疏生短毛,其他部分无毛;茎生叶互生,不分裂,披针形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小呈十字形,黄色;萼片长椭圆形;花瓣篦形;4强雄蕊;雌蕊1;花梗长2~3毫米。长角果圆柱状长椭圆形,长4~6毫米,宽约2毫米,稍弯曲;果梗长2~6毫米。种子细小,卵形,稍扁平,长0.5毫米,红黄色,有小点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石缝、路旁、田边、水沟潮湿地及杂草丛中。分布江苏、山东、四川、内蒙古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等地。
性味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苦辛,凉。"
归经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入心、肝、肺经。"
功能主治
清热利尿,解毒,消肿。治黄疸,水肿,淋病,咽痛,痈肿,汤火伤。
①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清热解毒,活血通经。治黄疸,咽痛,水肿,关节炎,疮肿。"
②《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》:"解热利尿。治腹水,淋病;外用治烧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黄疸、肝炎:风花菜配萹蓄、苦荞叶、茵陈,煎汤服。
②治腹水过多:风花菜配播娘蒿子、大黄,煎汤服。
③治无名肿毒及骨髓炎:风花菜配牛耳大黄、蒲公英、墨地叶,捣烂敷患处。(选方出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龟版
- 功劳木
- 鱼鳞菜
- 黑葡萄液汁
- 篦梳剑
- 金缕半枫荷
- 大画眉草
- 高山金挖耳
- 峨眉紫金牛
- 狭叶香茶菜
- 顺江木
- 金钟花
- 再生稻
- 竹林消
- 木馒头
- 干贝
- 锡叶藤
- 铁马鞭
- 倒卵叶五加
- 竹叶兰
- 肉珊瑚
- 榕树叶
- 锦香草
- 桂木根
- 人参果
- 甘草
- 倒挂牛
- 凤凰衣
- 白蓝翠雀花
- 番石榴叶
- 宽穗兔耳风
- 干岩矸
- 美人蕉根
- 大风药
- 牛奶树子
- 韭菜子
- 七爪风
- 冬凌草
- 金鱼草
- 金鸡尾巴草根
- 土百部
- 桂皮
- 千金藤
- 拳参
- 大苞寄生
- 东北延胡索
- 金雀马尾参
- 凤仙
- 大羽藓
- 枸橘刺
- 千解草
- 冬葵
- 降真香
- 大细辛
- 大肺经草
- 广东耳草
- 天韭
- 枸杞子
- 卡密
- 东北鼢鼠
- 大将军
- 木大力王
- 挂金灯
- 丁香蓼
- 墙草
- 条参
- 东北卫矛
- 开口箭
- 倒扎龙
- 天葵
- 桂木干
- 金鱼藤
- 东北溲疏
- 孔雀草
- 东风菜根
- 大板山蚤缀
- 凤尾铁角蕨
- 天胡荽
- 广枝仁
- 七叶莲
- 木芙蓉
- 冬葵子
- 金雀儿
- 大昏鸡头
- 大桫椤
- 大粘药
- 榧螺
- 单叶血盆草
- 枫寄生
- 千叶独活根
- 牿岭勾儿茶
- 大母猪藤
- 大田基黄
- 帽兰
- 广西美登木
- 头发七
- 番石榴
- 福寿草
- 叩头虫
- 宽叶返魂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