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江龙子
《中华本草》:过江龙子
拼音注音
Guò Jiānɡ Lónɡ Zǐ
英文名
seed of Champion Bauhinia
出处
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九龙藤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auhinia championii(Benth.) Benth.[Phanera championii Benth.;Bauhinia hunanensis Hand.Mazz.;B.championii(Benth.) Benth.var.acutifolia L.Chen]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打 出种子。
原形态
龙须藤 木质藤本:有卷须。嫩枝和花序被紧贴的小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-2.5cm,纤细,略被毛;叶片纸质,卵形或心形,长3-10cm,宽2.5-6.5cm,先端锐渐尖,微凹或2裂以至不裂,基部截形,微凹或心形;上面无毛,下面被紧贴的短柔毛,渐变无毛或近无毛,干时粉白褐色;基出脉5-7条。花两性,总状花序狭长,腋生,有时与叶对生或数个聚生于枝顶而成复总状花序,长7-20cm;苞片与小苞片小,锥尖,早落;花梗纤细,长1-1.5cm;花托漏斗形,长约2mm;萼杯状,裂片5,披针形,长约3mm;花瓣5,白色,具瓣柄,瓣片匙形,外面中部疏生丝毛;能育雄蕊3,无毛,退化雄蕊2;子房具短柄,仅沿两缝线被毛,花柱短,柱头小。荚果倒卵状长圆形或带状,扁平,长7-12cm,宽2.5-3cm,无毛果瓣革质。种子2-5颗,圆形,扁平,直径约1.2cm。花期6-10月,果期7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丘陵灌木丛中、疏林或密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苦辛;温
归经
肝;胃经
功能主治
行气止痛;活血化瘀。主胁肋胀痛,胃脘痛,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各家论述
1.《岭南采药录》:止气痛,理跌打伤、去瘀生新。2.《生草药手册》:妇科消郁气痛,肝胃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过江龙子
拼音注音
Guò Jiānɡ Lónɡ Zǐ
别名
木腰子(《生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岭南采药录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九龙藤的种子。冬季采收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九龙藤"条。
功能主治
理气止痛,活血散瘀。
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"止气痛,理跌打伤,去瘀生新。"
②《生草药手册》:"妇科消郁气痛,肝胃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或炖肉,0.5~1两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飞蛾七
- 自事口草
- 高粱泡
- 鬼箭羽
- 鳡鱼
- 贯众
- 粉藜
- 苎麻
- 藏红花
- 高粱火焰苞
- 龟版
- 风花菜
- 高山金挖耳
- 锥螺壳
- 高原蚤缀
- 鸡公柴果
- 鸡冠子
- 腐婢根
- 风叶藤
- 粉苞苣
- 鲚鱼
- 鸡嗉子根
- 钩栗
- 蝮蛇
- 针刺铁仔
- 鸡桑根
- 福建胡颓子叶
- 鬼臼
- 鸽卵
- 翻白草
- 螲蟷
- 针砂
- 高山望
- 鸽肉
- 肥猪苗
- 蜘蛛七
- 鸡冠花
- 鹧鸪
- 鸡腿堇菜
- 鬼柳树
- 七角枫
- 锥栗
- 鳜鱼
- 紫麻
- 蟅虫
- 鸡肉参
- 鸡肾参
- 鸽
- 肺心草
- 风兰
- 风箱树叶
- 高粱七
- 鳣鱼肝
- 返顾马先蒿
- 贯叶连翘
- 鹳肉
- 腐沫
- 覆盆子根
- 鸡脚刺
- 谷精草
- 鬼盖
- 附子
- 过山青
- 鸡蹼
- 谷蓼
- 钩栲
- 隔山撬
- 粪箕笃
- 蜂房
- 附地菜
- 肿节风
- 过江龙
- 鸡筋参
- 谷芽
- 鬼笔
- 鸡骨柴叶
- 飞机草
- 高山露珠草
- 转心莲
- 锅铲叶
- 高粱乌米
- 鸡血藤
- 鸡谷草
- 粉萆
- 纵条肌海葵
- 苎麻花
- 蜘蛛网
- 鸡掌七
- 鸡根
- 飞廉
- 詹糖香
- 蜂蝇
- 肥肉草
- 蜂斗菜
- 覆盆子叶
- 芝麻菜
- 鸡肉
- 鸡腰果
- 风寒草
- 高粱泡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