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薴麻
《*辞典》:野薴麻
拼音注音
Yě Nínɡ Má
别名
八楞马、大接骨、大糯叶、双合合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八楞麻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,牙呼光(傣名)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荨麻科植物暹罗薴麻的全草。全年可采。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~2米。茎具棱。叶对生,长圆形或倒卵形,长8~18厘米,宽5~9厘米,边缘有粗齿;叶柄很短,长仅4~15毫米,红色,被白色短柔毛。花序球密集,腋生。结瘦果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沟边或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镇静祛风。治腹痛,泄泻,荨麻疹,皮肤瘙痒,湿疹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煎水洗。
复方
治荨麻疹:野薴麻、五除叶、松毛尖适量,煎水洗。(性味以下出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丁香油
- 东北羊角芹
- 狗肉
- 皋芦
- 滇白芷果
- 功劳子
- 功劳木
- 戴胜
- 甘草
- 单根木叶
- 光头前胡
- 藿香露
- 野荔枝果
- 白蓝翠雀花
- 金光菊
- 大铁扫把
- 白鲜皮
- 阴香叶
- 对叶油麻根
- 大果卫矛
- 滇地黄连
- 观音茶
- 大花卫矛
- 滇五味
- 滇瓦花
- 大白杜鹃
- 古羊藤
- 野苦瓜
- 野菱
- 百合花
- 狗脑
- 风藤
- 光叶地不容
- 荷秋藤
- 大种半边莲
- 野苦梨
- 野黄瓜
- 倒罐子根
- 风车藤
- 瓜蒌皮
- 花唐松草
- 淡花当药
- 罐子草
- 肝风草
- 菰
- 大种鹅儿肠
- 花姬蛙
- 芥蓝
- 光果南蛇藤
- 公母草
- 葫芦叶
- 葫芦茶根
- 大脖子药
- 虎斑游蛇
- 阳遂足
- 倒心叶桃叶珊瑚
- 狗爪豆
- 带叶报春花
- 瓜蒌
- 花蚁虫
- 露兜竻蔃
- 赤楠蒲桃叶
- 野花生
- 银锁匙
- 大麻漆
- 刀口药
- 伽喃香
- 大狗尾草
- 野菊
- 白附子
- 银杏叶
- 倒扣草
- 冬瓜叶
- 荷叶蒂
- 阳桃花
- 阴蚼
- 覆盆子叶
- 光叶山黄麻
- 糕菜
- 滇山茶
- 关公须
- 独脚金
- 白饭树
- 东方狗脊
- 倒吊笔
- 狗狗秧
- 风寒草
- 杜梨
- 滇列当
- 野苏麻
- 虎肉
- 银牙莲
- 丁癸草根
- 丁香罗勒
- 狗屎花根
- 花脸细辛
- 点头菊
- 倒挂金钩
- 杜鹃
- 岗柃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