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肝
《中华本草》:鸡肝
拼音注音
Jī Gān
英文名
Chicken liver
出处
出自《名医别录》。《蜀本草》:鸡肝,以乌雄者良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肝脏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采收和储藏:宰鸡时剖腹取骨脏,摘下肝脏,鲜用或烘干备用。
原形态
家鸡,家禽。嘴短而坚,略呈圆锥状,上嘴稍弯曲。鼻孔裂状,被有鳞状瓣。眼有瞬膜。头上有肉冠,喉部两侧有肉垂,通常呈褐红色;肉冠以雄者为高大,雌者低小;肉垂亦以雄者为大。翼短;羽色雌、雄不同,雄者羽色较美,有长而鲜丽的尾羽;雌者尾羽甚短。足健壮,跗、跖及趾均被有鳞板;趾4,前3趾,后1趾,后趾短小,位略高,雄者跗跖部后方有距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家鸡因饲养杂交的关系,口种繁多,形体大小及毛色不一。食物主要为植物的种子、果实及昆虫等。雄鸡善啼。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饲养。
化学成分
食部每100g含水分75g,蛋白质(protein)18.2g,脂肪(fat)3.4g,碳水化合物(cqrbohydrate)2g,灰分(ash)1.4g,钙21mg,磷260mg,铁8.2mg;维生素(vitamin)A50900u,硫胺素(thiamine)0.38mg,核黄素(riboflavin)1.63mg,烟酸(nicotinic acid)10.4mg,抗坏血酸(ascorbic acid)7mg。[br]关于维生素含率,另有谓每1g含抗坏血酸总量0.28mg,其中还原型的0.21mg;胆碱(choline)每克含3.4mg。
药理作用
鸡肝可用于提了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,鸡雏肝中含有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(Cu、Zn-SOD),而在鸡肝的线粒体中含有锰超氧化物岐化酶(Mn-SOD)。SOD的药理作用详见“牛血”和“猪血”。
性味
味甘;性温
归经
肝;肾;脾经
功能主治
补肝是肾;明目;消疳;杀虫。主肝虚目暗;目翳;夜盲;小儿疳积;妊娠胎漏;小儿遗尿;妇人阴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适量,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鲜品切片用。
各家论述
1.《名医别录》:主起阴。2.孟诜:丹雄鸡肝补肾。3.《本草纲目》:疗风虚目暗。4.《医林纂要》:治小儿疳积,杀虫。5.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适用于痿黄病,妇人产后贫血,肺结核,小儿衰弱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鸡肝
拼音注音
Jī Gān
出处
《别录》
来源
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肝。
化学成分
食部每100克含水分75克,蛋白质18.2克,脂肪3.4克,碳水化物2克,灰分1.4克,钙21毫克,磷260毫克,铁8.2毫克;维生素A50900国际单位,硫胺素0.38毫克,核黄素1.63毫克,尼克酸10.4毫克,抗坏血酸7毫克。
关于维生素含率,另有谓每克含抗坏血酸总量0.28毫克,其中还元型的0.21毫克;胆碱每克含3.4毫克。
性味
甘,微温。
①《纲目》:"甘苦,温,无毒。"
②《医林纂要》:"苦甘咸,温。"
归经
《本草经疏》:"入足厥阴、少阴经。"
功能主治
补肝肾。治肝虚目暗,小儿疳积,妇人胎漏。
①《别录》:"主起阴。"
②孟诜:"丹雄鸡肝补肾。"
③《纲目》:"疗风虚目暗。"
④《医林纂要》:"治小儿疳积,杀虫。"
⑤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适用于痿黄病,妇人产后贫血,肺结核,小儿衰弱。"
用法用量
内服,煎汤、煮粥或入丸剂。
复方
①治老人肝脏风虚,眼暗:乌雄鸡肝一具,切碎,以豉和米作羹粥食之。(《寿亲养老新书》乌鸡肝粥)
②治小儿疳膨食积,虫气上攻,至晚不能视物,目生翳障:鸡肝一个(不落水,竹刀切片),用牡蛎粉七分,加辰砂少许,水飞末,拌匀,掺入肝上,饭锅上蒸熟食之,如此十次。当时忌食茶汤油腻。(《良朋汇集》鸡肝散)
③治睡中遗尿:雄鸡肝、桂心各等分。捣丸小豆大,每服一丸,米饮下,日三服;遗精加白龙骨。(《纲目》)
④治阴痿:雄鸡肝二具(阴干百日),菟丝子一升。上二味末之,雀卵和丸服如小豆一丸,日三。(《千金方》)
各家论述
《本草汇言》:"鸡肝,补肾安胎,消疳明目之药也。王嘉生曰,目乃肝窍,疳本肝疾,小儿肝热致虚,故成疳疾,目暗者,以鸡肝和药服,取其导引入肝,气类相感之用也。妇人胎妊虽系胞中,而实厥阴肝藏主之,今胎妊有不安而欲堕者,以鸡肝入养荣诸丸,取其保固胞蒂,养肝以安藏血之脏也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茅针
- 玳瑁
- 地钱
- 将军树
- 升药底
- 蜣螂
- 金钮扣
- 八宝镇心丹
- 莲蓬草
- 金丝桃果
- 藏山药
- 白豆
- 泥炭藓
- 陈壶卢瓢
- 西归芹根
- 小米草
- 结香花
- 青蛇莲
- 肾精子
- 关东丁香
- 鼠舌草
- 红升麻根
- 黄花香
- 盐肤子
- 楠藤
- 蛇白蔹
- 生姜汁
- 番石榴干
- 翠雀花
- 开口箭
- 沙漠嘎
- 熊掌
- 铁华粉
- 猕猴桃藤
- 甲鱼头
- 鸢油
- 鸡爪槭
- 石栗子
- 无名木皮
- 小红蒜
- 牛尾蒿
- 金边兔耳
- 青蛙胆
- 龙骨
- 穿地龙
- 薅田藨根
- 小飞蓬
- 续断
- 川明参
- 过江龙
- 牛胞衣
- 古钮菜
- 萆薢
- 九牛力
- 土牡蛎
- 华南桦
- 地皮消
- 睡菜根
- 牛心茄子
- 兰花石参
- 猪仔笠
- 冬虫夏草
- 水虾草
- 四大天王
- 三果木皮
- 鲤鱼皮
- 木鳖子根
- 蛤蜊
- 仙人球
- 光叶石楠
- 鳣鱼肝
- 山野芋
- 扭筋草
- 龙利叶花
- 鯆鱼
- 鞘菝葜
- 蝮蛇
- 白背枫
- 狼油
- 白刺花
- 荔枝草
- 鷩雉
- 独龙
- 蛤蜊粉
- 麦撇花藤
- 带刺马鞭
- 附子
- 木瓜核
- 蟋蟀
- 亮叶桦
- 救必应
- 锦葵
- 珠子参
- 川滇桤木
- 火炭母草
- 护心草
- 黑头草
- 尖尾风
- 都咸子
- 海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