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苣
《中华本草》:苦苣
拼音注音
Kǔ Jù
别名
野苣、褊苣、东北苦菜、兔仔菜
英文名
all-grass of Versicolour Lettuce
出处
出自《嘉佑本草》。《嘉佑本草》:苦苣,即野苣也,野生者,又名褊苣。今人家常食为白苣,江外、岭南、吴人无白苣,尝植野苣以供厨馔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苦苣的全划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xeris chinensis (Thunb.) Nakai subsp. Uersicolor [Fisch. Ex Link] Kitam. [Lactrca uersicolor (Fisch.) Sch.-Bip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苦苣 多年生草本,高15-30cm。全株无毛。根茎柔弱,平生。叶大部分基生,具柄;叶片线形或线状长圆形,长7-10cm,全缘或间有疏离的锯齿;茎叶少,无柄,有时略抱茎。头状花序小,组成一疏松、柔弱、伞房花序式的圆锥花序;总苞长约6mm,约有等长的苞片8枚,最外的数枚极小;花舌状,黄色;雄蕊5,着生花冠管上;子房下位,柱头2裂。瘦果加重扁平,有棱起的脉,稍有极小的突点,喙约与果射等长,冠毛白色。花期春末至秋初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荒地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南部各地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黄疸;胃炎;痢疾;肺热咳嗽;肠产肿;睾丸炎;亲疮;痈肿;黄水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敷;或煎水洗。
注意
1.《千金°食治》:“不可共同密食之。”2.《嘉祜本草》:”不可同血食(一本作密),食作痔疾。“
各家论述
1.《千金·食治》:久服少睡。2.《嘉佑本草》:除面目及舌下黄,强力不睡;折取茎中白汁敷疔肿出根;又取汁滴痈上立溃;碎茎叶敷蛇咬。生食之,调十二经脉,利五藏,霍乱后胃气逆烦,生捣汁饮之,虽冷,甚益人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苦苣
拼音注音
Kǔ Jù
别名
野苣(《千金·食治》),褊苣(《嘉佑本草》),兔仔菜(《广州植物志》)。
出处
《嘉佑本草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兔仔菜的全草。春、夏季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、秃净草本,高15~30厘米,具一柔弱、平生的根茎,叶大部根生,具柄;线形或线状矩圆形,长7~10厘米,全缘或间有疏离的锯齿;茎叶少,无柄,有时略抱茎。头状花序小,组成为一疏松、柔弱、伞房花序式的圆锥花序;花舌状,黄色;总苞长约6毫米,约有等长的苞片8枚,最外的数枚极小;雄蕊5,着生花冠管上;子房下位,柱头2裂。瘦果略扁平,有棱起的脉,稍有极小的突点,喙约与果身等长,冠毛白色。花期春末至秋初。
生境分布
生于荒地上。分布我国南部及东北各地。
性味
①《千金·食治》:"味苦,平,无毒。"
②《嘉祐本草》:"味苦,平,一云寒。"
功能主治
治黄疸,疔疮,痈肿。
①《千金·食治》:"久服少睡。"
②《嘉祐本草》:"除面目及舌下黄,强力不睡;折取茎中白汁敷疔肿出根;又取汁滴痈上立溃;碎茎叶敷蛇咬。生食之,调十二经脉,利五藏,霍乱后胃气逆烦,生捣汁饮之,虽冷,甚益人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煮热或捣汁。外用:捣汁涂或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长叶紫珠
- 赤胫散
- 卤碱
- 风藤
- 八楞木
- 薄柱草
- 指甲兰
- 雾水葛
- 博落回
- 索骨丹
- 雪人参
- 猪胰
- 苦竹茹
- 粉防己
- 朱蕉
- 鲳鱼
- 鹿尾
- 铁
- 龙爪豆
- 车桑仔
- 周裂秋海棠
- 长叶山竹子
- 柱果木榄叶
- 大田基黄
- 透骨草
- 牛黄
- 栀子花
- 阔叶假参
- 铁棒锤
- 铁苋菜
- 蹋菜
- 入地蜈蚣
- 肉半边莲
- 棕榈花
- 赤小豆叶
- 鹿耳翎根
- 铁皮石斛
- 铁灯兔耳风
- 朱砂根
- 中华石龙尾
- 曲枝天冬
- 淡竹壳
- 鸬鹚(鸬鹚)
- 肉爬皂
- 醍醐
- 朱砂草
- 篦子草
- 蓖麻子
- 百合
- 萼果香薷
- 须花参
- 苦丁茶
- 牛舌癀
- 翻白叶
- 鱼腥草
- 鳖甲胶
- 武靴藤
- 白石脂
- 鹿血
- 香樟果
- 梓树
- 枳壳
- 赛北紫堇
- 牛毛七
- 榕树叶
- 牛肉
- 龙胆草
- 蝙蝠藤
- 豆叶参
- 鳖肉
- 泽泻实
- 牛耳枫根
- 龙葵根
- 抓地虎
- 孜然
- 香茅
- 草龙
- 豆蔻花
- 葡萄藤叶
- 景天三七根
- 蟛蜞菊
- 高粱米糠
- 炮仗筒
- 楝花
- 矮茎冷水花
- 矮脚龙胆
- 狗舌草
- 竹鱼
- 矮脚罗伞
- 鹳骨
- 破叶莲
- 破布木
- 竹叶莲
- 藨草
- 蒲草根
- 蒲桃壳
- 竹节参
- 凹头苋
- 小雪人参
- 过塘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