麂肉
《中华本草》:麂肉
拼音注音
Jǐ Ròu
别名
小麂 、黄麂
英文名
Muntjac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;1.《本草图经》:麂,出东南山谷,今有山林处皆有,而均、房、湘、汉间尤多,实獐类也。2.《本草衍义》:麂,獐之属,又小于獐,但口两边有长牙;好斗,则用其牙。四方皆有,山深处则颇多,其声如击破钹。3.《纲目》:麂,居大山中,似獐而小,牡者有短角。黧色豹脚,脚矮而力劲,善跳越。其行草莽,但循一径。皮极细腻,靴袜珍之。《符瑞志》有银麂,白色。今施州山中出一种红麂,红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鹿科动物小麂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ntiacus reevesi Ogilby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捕捉,宰杀后,除去皮毛,取肉鲜用。
原形态
小麂,属麂类中最小一种,体长70-80cm,重一般不超过15kg。脸较短而宽。雄麂具角、角叉短小,角尖向下弯曲。颈背中央有黑线一条。体色一般为淡栗红色,混有灰褐色斑点。体背毛基、毛干浅灰色,近毛尖小部分深褐色,毛尖棕黄色,因而体背毛显麻褐色,故谓之“麻猄”。其前颌骨不与鼻骨相联,亦为特征之一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活于丘陵林灌地带及村寨附近的灌草丛中。活动范围较小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化学成分
鹿科动物黑麂、赤麂、小麂的肉含蛋白质(protein),肽类(pepeide),氨基酸(amino acid),脂类(lipids),甾类(steroids)。骨含骨胶原(ossein),糖蛋白(glycoprotein),肽类,脂类,大量磷酸钙(calcium phosphate)及碳酸钙(calcium carbonate)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归经
脾;胃经
功能主治
补气;祛风;暖胃。主虚劳不足;腰腿酸痛;胃痛;痔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100-200g。
注意
痞满气滞者慎服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拾遗》:主野鸡病,蝶出作生,以姜进食之。2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补气,暖胃,耐饥,化湿祛风,能廖五痔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麂肉
拼音注音
Jǐ Ròu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鹿科动物小麂的肉。
原形态
小麂,又名:黄麂,黄猄。
形小,肩高约40厘米,体长70~80厘米,尾长可达12厘米,脸部较短而宽,鼻端裸露。雄兽有角,角又短小,角尖向内向下弯曲。眶下腺长,呈弯月形的裂缝,四肢细长,蹄狭尖。毛色通常为淡栗红色,杂有灰黄色斑点,颈背中央有一条黑线。吻至角的基部暗棕色,从眶下腺直至角的分叉处各有一黑色宽纹。体背和四肢上部近于暗栗,四肢下部为黑棕色,蹄的附近毛色暗黑色,胸、腹部、后肢内侧、臀部边缘及尾的腹面白色。尾背及臀部边缘均有一鲜艳的橙栗色窄线。冬毛常较夏毛稍黑。
栖息于小丘陵、小山的低谷或森林边缘的杂草丛中。性怯懦,营单独生活,少合群。听觉敏锐,行动灵活。以青草、树叶、树芽等为食。
生境分布
分布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。
性味
甘,平。
①《本草拾遗》:"味辛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凉,有毒。"
③《开宝本草》:"味甘,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野鸡病,煠出作生,以姜酢进食之。"
②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补气,暖胃,耐饥。化湿祛风,能瘳五痔。"
注意
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能堕胎及发疮疖疥。"
②《开宝本草》:"多食能动人痢疾。"
③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痞气满滞者勿食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葡萄根
- 发痧藤
- 铁轴草
- 鸡肉参
- 鸡肾参
- 紫花卫矛
- 鸡肾草
- 鸡毛狗
- 鸡肠狼毒
- 雀麦
- 鸡子壳
- 鸡脚草乌
- 红花点地梅
- 鸡头
- 鸡脚莲
- 五气朝阳草
- 大红袍
- 鸡肠
- 鸡冠菜
- 煨姜
- 鸡爪芹
- 鸡肚肠草
- 蓼大青叶
- 石萝藤
- 黄缅桂
- 新疆紫草
- 鸡麻
- 空桶参
- 金冠鳞毛蕨
- 鸡大腿
- 鸡眼草
- 蜀漆
- 藕节
- 鸡挂骨草
- 饺剪藤
- 鸡爪参
- 龙棕
- 鸡骨香
- 鸡(土从)
- 鸡骨常山
- 鸡排骨草
- 鸡翎草
- 鸡蛋参
- 博落回
- 可爱花
- 鸡爪草
- 鸡爪枝皮
- 鸡爪花
- 光梗丝石竹
- 鸡爪乌
- 满江红
- 鸡屎藤果
- 鸡矢藤
- 鸡屎藤
- 鸡屎树
- 鸡树条果
- 鸡爪风
- 驴蹄草
- 猴高铁
- 丝瓜子
- 苏铁根
- 岩山枝
- 四大天王
- 刺柄南星
- 桑寄生
- 大木通
- 还阳参
- 黄颡鱼颊骨
- 雀脑
- 黄皮叶
- 兜兰
- 蛇不见
- 伏龙肝
- 华东木蓝
- 红花菜
- 诃子核
- 宽羽线蕨
- 夏至草
- 老鼠脚迹
- 灰栒子
- 青羊肝
- 金刀菜
- 阳桃花
- 渐尖毛蕨
- 制何首乌
- 化气兰
- 苦瓜花
- 火秧竻叶
- 钮子药
- 雀
- 蓑衣莲
- 黑腺珍珠菜
- 厚壳树
- 盘石龟
- 甜瓜茎
- 苹
- 苹婆
- 白背叶(峨嵋山胡椒)
- 青桐翠木
- 龙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