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罗蜜树液
《中华本草》:波罗蜜树液
拼音注音
Bō Luó Mì Shù Yè
出处
出自《广西中草药》;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:波罗蜜树皮分泌一种树脂,菲律宾人用疗溃疡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木波罗树液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.采收和储藏:用利器刺破树皮,待有乳白色树脂流出,用盛器装好。
原形态
常绿乔木,高8-15m,全体有乳汁。有进有板状根,单叶,旋状排列;叶柄长1-3cm;托叶佛焰苞状,早落;叶片厚革质,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7-25cm,宽3-12cm,先端钝而短渐尖,基部楔形稍下延,全缘或3裂(萌生枝或幼枝上叶),上面深绿色,光亮,下面浅绿色,略粗糙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雄花序顶生或腋生,圆柱形,长5-8cm,直径2.5cm,幼时包藏于托叶内;雄花花被2裂,裂片钝,雄蕊1;雌花序圆柱形或长圆形,生于树干或主枝上的球形花托内;雌花花被管状,六棱形,花柱侧生。聚合果长圆形、椭圆形或倒卵形,成熟时长25-60cm,宽25-50cm,大者重达20kg,黄绿色,表面有六角形的瘤状突起,内有很多黄色肉质的花被,果柄粗壮,长5-10cm;瘦果长圆形,长约3cm,宽1.5-2cm。花期春、夏季,果期夏、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热带地区。资源分布: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
性味
淡;涩;性平
功能主治
消肿散结;收涩止痒。主疮疖红肿或疮疖红肿引起的淋巴结炎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涂。
各家论述
《广西中草药》:散结消肿,止痛。治疮疖红肿,或疮疖红肿引起的淋巴结炎,用鲜树液涂患处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波罗蜜树液
拼音注音
Bō Luó Mì Shù Yè
出处
《广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桑科植物木波罗树干中流出的树脂。用刀刺破树皮,待有乳白色树脂流出,即用盛器装好备用。
性味
《广西中草药》:"味淡涩。"
功能主治
《广西中草药》:"散结消肿,止痛。治疮疖红肿,或疮疖红肿引起的淋巴结炎,用鲜树液涂患处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沙枣
- 诃子核
- 竹(鼠留)子油
- 紫三角
- 白仙茅
- 过山蕨
- 白果树皮
- 刺瓜
- 小叶假耧斗菜
- 曲枝假蓝
- 黑沙蒿
- 白贝
- 田高粱
- 熊尾草
- 六叶龙胆
- 雪三七
- 黑沙蒿根
- 地瓜子
- 水牛皮
- 乳香
- 鹤脑
- 夏枯草露
- 小粉
- 凤仙根
- 破头风
- 蜈蚣兰
- 古山龙
- 红牛毛刺
- 南板蓝叶
- 青藏虎耳草
- 大钱麻
- 华山矾
- 紫花芥子
- 新疆藁本
- 类梧桐
- 番泻叶
- 长盖铁线蕨
- 光肺筋草
- 岗柃叶
- 宜昌荚蒾
- 紫油木皮
- 水椎木
- 草果药
- 野茉莉
- 狸骨
- 茨菇草
- 称星蛇
- 良藤
- 石蕊
- 谷蓼
- 慈竹根
- 野芝麻
- 旋覆花
- 鲎胆
- 黄杞叶
- 九牯牛
- 埃蕾
- 大阳关
- 淡菜
- 礜石
- 石灰
- 牛筋条
- 柑皮
- 南天竹子
- 乌头附子尖
- 绿兰花
- 大叶蛇总管
- 黄蜀葵茎
- 露蕊乌头
- 黄颡鱼
- 了哥王子
- 黑龙串筋
- 刚毛香茶菜
- 兔肝
- 黑葡萄液汁
- 黑老虎
- 唐古特报春
- 野苎麻
- 白茅根
- 灰叶
- 毛木树皮
- 山药
- 澜江百合
- 粘山药
- 益母草
- 小蕨萁
- 黄土
- 催吐白薇
- 檀香油
- 铁罗汉
- 柽柳花
- 土千年健叶
- 苦草
- 昙花
- 擘蓝
- 刺郎果
- 薄柱草
- 椬梧
- 大驳骨
- 太阳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