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山枫
《中华本草》:过山枫
拼音注音
Guò Shān Fēnɡ
英文名
Aculeate Staff-tree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过山枫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lastrus aculeatus Merr.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过山枫 灌木。当年小枝有时被棕白色疏短毛;冬芽圆锥形,长2-3mm,基部芽鳞宿存,有时短刺状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0-18mm;叶片长方形或近椭圆形,长5-10cm,宽3-6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上部具浅锯齿,下部近全缘,聚伞花序腋生或侧生,通常具3花,花序梗短,长2-5mm;花梗长2-3mm,均被棕色短毛,关节在上部;花单性,雄花萼片卵状三角形,长达2.5mm,先端圆钝;花瓣长方倒披针形,长约4mm,宽约1.5mm,花盘肉质,较平坦,全缘;雄蕊与花瓣近等长,花丝具乳突;退化雌蕊长1.5-2mm;雌花退化,雄蕊长约1.5mm,雌蕊子房球形。蒴果近球形,径7-8mm,萼宿存,果期明显增大。种子新月形至半环形,密布疣点。花期3-4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-1000m的山坡路旁疏林中或灌丛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
化学成分
含卫矛醇和β-谷甾醇。
性味
苦;辛;凉
归经
肝;胆;肾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祛风除湿。主风湿痹痛;痛风;肾炎;胆囊炎;白血病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服,6-15g。
注意
孕妇慎服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,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痛风、肾炎、胆囊炎、高血压病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韭叶芸香草
- 茳芒
- 钮子瓜
- 糯芋
- 大叶骨牌草
- 樟树叶
- 水绵
- 高寒露珠草
- 绿百合
- 甘蓝
- 大叶蒟
- 橙皮
- 红活麻
- 珠果黄紫堇
- 驳骨丹
- 龙眼根
- 犁头草
- 伸筋草
- 蝌蚪
- 地筋
- 鳐鱼胆
- 墨地
- 甜茶藤
- 小接骨丹
- 碎骨仔树
- 红千层
- 疬子草
- 玉芙蓉
- 黄荆根
- 紫苏
- 炮仗花
- 腹水草
- 硼砂
- 黑沙蒿根
- 毛花洋地黄
- 鸬鹚骨
- 鸭脚木根
- 山砂姜
- 罗浮柿根
- 过墙风
- 砂漏芦
- 六月雪叶
- 水茄冬子
- 骨碎补毛
- 盾翅藤
- 鱼腥草
- 鸡胆
- 大麻叶佩兰
- 五瓣寄生
- 海鳗
- 鹿靥
- 小叶山鸡尾巴草
- 红寒药
- 小柿子叶
- 寒莓根
- 万寿菊花
- 木达地黄
- 鸟不企叶
- 紫珠叶
- 水冬瓜花
- 茜草根
- 鸨肉
- 番薯
- 云南油杉
- 宁油麻藤
- 山鸢尾
- 龙棕
- 良藤
- 蛇百子
- 挂金灯
- 柿饼
- 宁波溲疏
- 青稞
- 斑茅
- 斑叶堇菜
- 高山羊不吃
- 青通草
- 参条
- 回回蒜果
- 鼠尾粟
- 黄杨根
- 褐盖肉齿菌
- 木本胡枝子叶
- 黄接骨丹
- 鹿茸
- 葱汁
- 白常山
- 黄花稔
- 黄疸树
- 黄毛耳草
- 踏膀药
- 阔叶赤车使者
- 黄瓜藤
- 黄瓜
- 马鞍藤根
- 韩信草
- 还筒子
- 槐花
- 黄梢蛇
- 艾纳香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