矮杨梅果
《中华本草》:矮杨梅果
拼音注音
ǎi Yánɡ Méi Guǒ
别名
杨梅果、滇杨梅、酸杨梅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杨梅科植物云南杨梅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yrica nana Cheval.采收和储藏:夏季果实将成熟时采摘,鲜用。
原形态
常绿灌木,高0.5-2m。小枝较粗壮,无毛或有稀疏柔毛。叶革质或薄革质;叶柄长1-4mm,无毛或有稀疏柔毛;叶片长椭圆状倒卵形至短楔状倒卵形,长2.5-8cm,宽1-3cm,先端急尖或钝圆,基部楔形,中部以上常有少数粗锯齿,成长后上面腺体脱落留下凹点,下面腺体常不脱落,无毛或有时上面中脉上有稀疏柔毛;叶脉在上面凹陷,下面突起。雌雄异株;雄花序单生于叶腋,直立或向上倾斜,长1-1.5cm;分枝极缩短而呈单一穗状,每分枝具1-3雄花,雄花无小苞片,有1-3枚雄蕊;雌花序基部具极短而不显着的分枝,单生于叶腋,长约1.5cm,每分枝通常具2-4不孕性苞片及2雌花,雌花具2小苞片,子房无毛。核果红色,球状,直径约1-1.5cm。花期2-3月,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-3500m的山坡林缘及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酸;涩;性凉
功能主治
涩肠止泻;敛肺止咳。主泄泻;痢疾;便血;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,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八仙花
- 苦芦骨
- 鸡嗉子花
- 矮茎冷水花
- 款冬花
- 篑草
- 苦壶卢
- 苦葛花
- 麻鱼骨
- 节节草
- 峨山雪莲花
- 葵花大蓟
- 小红藤
- 八爪金龙
- 马蔺子
- 苦参实
- 贵州追风散
- 鸡心七
- 苦菜花子
- 二歧根莲花根
- 鸡蛋七叶
- 鸡桑叶
- 麻滓
- 苦瓜子
- 女金丹
- 阔叶假参
- 栲栗
- 龟肉
- 空心花
- 鸡肫草
- 赶山鞭
- 鹅
- 革叶蓼
- 麻叶绣球
- 麻楝
- 鲛鱼胆
- 鬼毛针
- 高粱泡
- 过江龙子
- 柯榔木
- 二仙桃
- 保山附片
- 苦刺
- 苦竹根
- 枯萝卜
- 萼果香薷
- 马蹄草
- 麻柳树根
- 鬼箭羽
- 鳡鱼
- 贯众
- 苦瓜藤
- 高粱火焰苞
- 苦瓜
- 庵闾
- 鄂西粗筒苣苔
- 麻秸
- 鸡掌七
- 浮尸草
- 安胎药
- 鹗骨
- 庵 (艹闾)
- 鸡根
- 马鞭草
- 苦木根
- 鸡蛋果
- 虎睛
- 伤寒草根
- 苦白蹄
- 马骝卵
- 贵州獐牙菜
- 麋骨
- 苦壶卢蔓
- 鹅脚木叶
- 鹅毛
- 鹅观草
- 麂肉
- 安龙香科科
- 鸡枞
- 马蝗果
- 马蹄金
- 麻雀脑
- 八月札
- 峨眉香科
- 麻鱼肉
- 苦良姜
- 鄂豆根
- 榔榆茎
- 鳢鱼
- 篦子三尖杉
- 补血草
- 篦子舒筋草
- 黄连花
- 蚌花
- 雪山鼠尾草
- 青棉花藤叶
- 画眉草
- 黄蜀葵花
- 蚌兰叶
- 黑乳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