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嗉子花
《*辞典》:鸡嗉子花
拼音注音
Jī Sù Zǐ Huā
别名
牛舌片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兰科植物细毛火烧兰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。茎直立,全体具细毛。叶互生,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6~8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尖锐,基部抱茎,平行脉,脉上有短毛。总状花序顶生,有花十余朵,紫色;苞片叶状;花有梗,绿色,外面紫色,微向下弯;花盖片内曲。
生境分布
生于土山杂草中。分布贵州等地。
性味
甘,平。
功能主治
补中益气,舒郁,和中。治病后虚弱,吐泻,疝气。
复方
①治病后虚弱:鸡嗉子花一两,炖猪肉吃。
②治吐泻:鸡嗉子花五钱,煨水服,一日三次。
③治膀胱疝气(睾丸肿大):鸡嗉子花一两,虎杖、小木通各五钱。泡酒服,一日三次,每次五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海螺
- 芨芨草
- 九翅豆蔻
- 青葙花
- 石菖蒲
- 小婆婆纳
- 锦香草叶
- 杨梅根
- 牛嗓管树
- 潮风草
- 椬梧
- 鸭公藤
- 山百部
- 香鼬
- 矮叶书带蕨
- 牛藤果
- 笔仔草
- 橘红
- 蜥蜴
- 柳絮
- 破牛膝
- 鸡眼草
- 天山花楸
- 猪殃殃
- 春花木
- 柞蚕蛹
- 毒箭羊角拗
- 大千生
- 过岗龙
- 响叶杨
- 穿破石
- 白龙穿彩
- 海金沙
- 金刚刺
- 树茭瓜果
- 海桐花
- 香椿子
- 喜树皮
- 饭团藤
- 硼砂
- 臭黄荆根
- 虫实
- 广西过路黄
- 刺黄连
- 金不换
- 支柱蓼
- 乌桕木根皮
- 红榔木
- 桑根
- 狼油
- 鱼鳔
- 黑参
- 赤芍药
- 毛大丁草根
- 猫儿屎果
- 美人蕉
- 大驳骨
- 川明参
- 龙眼花
- 麻黄
- 胡颓子
- 南天竹根
- 鸡屎白
- 露蜂房
- 瓜子金
- 夏至草
- 七叶一把伞
- 鸡子
- 竹衣
- 对叉疔药
- 苍蝇草
- 百部
- 厚皮树
- 火炭母草
- 炮姜
- 黄羊肉
- 栝楼皮
- 见血清
- 一匹草
- 四脚蛇
- 祁州一枝蒿
- 极丽马先蒿
- 大肺经草
- 刺果藤仲
- 南方六道木
- 回心草
- 卷耳
- 鹈鹕油
- 百里香
- 红豆蔻
- 烂茶叶
- 蝎子七
- 红茴香根
- 七里香
- 金猫头
- 大叶醉鱼草
- 木槿根
- 绵萆薢
- 四方拳草
- 血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