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桂花
《中华本草》:山桂花
拼音注音
Shān Guì Huā
别名
木辣椒、调经草、臭皮
英文名
Root of Watter Milkwort
出处
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海桐花科植物短萼海桐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ala wattersii Hance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。
原形态
短萼海桐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2-10m。枝条通常近轮生,嫩枝略被毛,后脱落。叶簇生于顶端;叶柄长1-1.5cm,有时更长;叶片薄革质,披针形、倒披针形、倒卵状披针形,稀倒卵形,长4-14cm,宽2-5cm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狭楔形,叶面干后发亮,云南产的标本叶面干后无光,下面初时有毛,后变秃净,全缘;侧脉9-11对。伞房花序3-5枝,生于枝顶叶腋内,长3-4cm,被微毛;花序梗长1-1.5cm;花淡黄色,极芳香;花梗长1cm;苞片狭披针形,长4-6mm,有微毛;萼片分离,或基部稍合生,膜质,卵状披针形,有微毛或无毛,长1-3mm;花瓣分离,长6-8mm;雄蕊有时与花瓣近等长,有时仅长2-3mm;子房密被绢状柔毛,花柱短而无毛。蒴果扁球形,直径8-10mm,2瓣裂,果瓣薄。种子长约3mm。花期4-5月,果期6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2300(-2500)m的落叶阔叶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北部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树皮含三萜类化合物:茶皂甙元(theasapogenin)D,R1-玉蕊醇(R1-barrigenol),短萼海桐皂甙元(pittobrevigenin)即是21-O-当归酰-R1-玉蕊醇(21-O-angelloyl22-O-acetyl-R1-barrigenol),齐墩果酸(oleanolic acid),常春藤皂甙元(hederagenin)。
性味
微甘涩;温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活血解毒。主乳痛;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。外用: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树皮:滋补强壮,舒筋散血。治跌打损伤。2.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根、叶:活血解毒。治乳痈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桂花
拼音注音
Shān Guì Huā
别名
木本远志、木本瓜子金
来源
远志科山桂花Polygala wattersii Hance.,以根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广西。
性味
微甘、涩,温。
功能主治
活血解毒。主治乳腺炎。
用法用量
鲜根或叶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山桂花
拼音注音
Shān Guì Huā
别名
西南远志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。
出处
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远志科植物长毛远志的根、叶或树皮。
原形态
灌木或小乔木,高1~4米。树皮灰绿色。单叶互生,多集于小枝先瑞;近革质;叶片椭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,长5~10厘米,宽1.5~2.5厘米,上面绿色或带紫色,下面白绿色,全缘。总状花序单生于小枝近顶端的叶腋里,2~5个成簇;花黄色,或先端带紫色,长12~20毫米:花萼2轮,外轮3,极小,内轮2,花瓣状;花瓣3中间龙骨瓣的背面顶部有二囊状附属物,两侧花瓣2/3部分与花丝鞘贴生;雄蕊3,花蝗下部3/4合生成鞘。蒴果椭圆状倒卵形,长1O~14毫米。种子2,有淡棕色长柔毛。
生境分布
生于向阳山坡的灌木丛中。分布四川、湖北;湖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味微甘涩,性温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树皮:滋补强壮,舒筋散血。治跌打损伤。"
⑧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根、叶:活血解毒。治乳痈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。外用:捣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木防己花
- 空心莲子草
- 合萌叶
- 蝴蝶花
- 水兰叶
- 野酒花
- 到老嫩
- 中华绣线梅
- 美商陆
- 味牛膝
- 蘘荷
- 山菅兰
- 栾犀
- 百眼藤
- 法半夏
- 铁落
- 紫楠叶
- 栝楼皮
- 感应草
- 脱力草
- 冬瓜
- 海藻
- 一味药根
- 山麻
- 中华胡枝子
- 牡荆油
- 镰片假毛蕨
- 华千金藤
- 杧果叶
- 黄龙藤叶
- 抓地龙
- 粽粑叶
- 紫茉莉叶
- 秋唐松草
- 紫花地丁
- 地龙
- 双花鞘花
- 盘羊角
- 云实蛀虫
- 野鸦椿皮
- 羊哀
- 全毛悬钩子
- 地柏叶
- 白八角莲
- 亚乎奴
- 甜石榴
- 水苦荬
- 血风藤
- 木黄连
- 胡子七
- 落葵
- 樱桃叶
- 横经席
- 商陆
- 赪桐
- 广枣
- 兰竹参
- 红楠皮
- 白细辛
- 斑茅
- 假苦瓜
- 尖头蚱蜢
- 紫云英
- 奇林翠雀
- 山白果
- 白仙茅
- 护心草
- 地钱
- 乌梅
- 十两叶
- 麻黄
- 薄荷素油
- 黄花小二仙草
- 肾经草
- 朱砂根叶
- 荠菜
- 树茭瓜果
- 娃娃鱼
- 刮筋板
- 椒蒿
- 风花菜
- 黄花蒿
- 吐烟花
- 烂茶叶
- 龙齿
- 还阳草
- 熊胆
- 小青杨
- 千里光
- 红豆蔻
- 饭团藤
- 荠苨
- 竹黄
- 贝齿
- 升药底
- 蓖麻子
- 中华石龙尾
- 红帽顶
- 柞木枝
- 紫丁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