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尾兰根
《中华本草》:虎尾兰根
拼音注音
Hǔ Wěi Lán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龙舌兰科植物虎尾兰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2.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var. laurenii(De Wildem.)N.E.Brown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洗净,切片鲜用。
原形态
1.虎尾兰,常绿多年生草本。具匍匐的根茎。叶1-6枚基生,挺直,质厚实;叶片条状倒披针形至倒披针形,长30-120cm,宽2.5-8cm,先端对褶成尖头,基部渐狭成有槽的叶柄,两面均具白色和深绿色相间的横带状斑纹。花葶连同花序高30-80cm;花3-8朵1束,1-3束1簇在花序轴上疏离地散生;花梗长6-8mm,近中部具节;花被片6,白色至淡绿色,长10-12mm,花被筒长6-8mm;雄蕊与花被近等长;花柱伸出花被。花期11-12月。 2.金边虎尾兰 形态特征与虎尾兰相似,惟叶边缘为金黄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虎尾兰我国各地有栽培。 2.金边虎尾兰我国各地有栽培。资源分布:1.虎尾兰原产非洲西部。 2.金边虎尾兰我国各地有栽培。
性味
辛;凉
功能主治
怯风湿;通经络;活血消肿。主风湿关节痛;四肢麻木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双肾草
- 三品一枝花
- 龙珠
- 苏木蓝
- 苎麻梗
- 破骨风
- 鹳骨
- 冬里麻
- 光叶密花豆
- 泥炭藓
- 亮光菜
- 山矾花
- 光慈姑
- 楮实子
- 大叶鸡菊花
- 蜈蚣草
- 大泡通皮
- 葛枣
- 矮脚苦蒿
- 绿百合
- 螃蟹七
- 独一味
- 红藤蓼
- 西藏凹乳芹根
- 鲨鱼肉
- 番杏
- 水鳖
- 小叶爱楠
- 沙枣胶
- 牡蛎肉
- 毛贯众
- 海燕
- 酸模叶橐吾
- 红香藤
- 烟锅草
- 老蜗生
- 小棕皮头
- 川楝子
- 大画眉草花
- 隔山撬
- 茯苓皮
- 小金钱草
- 伞形梅笠草
- 龙舌箭
- 青竹标根
- 土大黄
- 落花生
- 三升米
- 鸭嘴癀
- 三角叶冷水花
- 长叶紫珠
- 地锦槭
- 吉笼草
- 牡丹三七
- 飞天蠄蟧
- 大苞叶千斤拔叶
- 蟹
- 地牯牛
- 赛番红花
- 银灰旋花
- 买麻藤
- 胭脂花
- 异被赤车
- 气桐子
- 三棱
- 冰糖草
- 大瓦韦膜叶星蕨
- 雷公藤
- 大树三台
- 海鳗卵
- 鸡大腿
- 毛叶柿叶
- 野决明
- 密陀僧
- 家独行菜
- 甘薯
- 石芥菜
- 金环蛇
- 叉分蓼
- 毛果算盘子
- 三叶铜钱草
- 茭白
- 芋叶
- 红楠皮
- 山鸢尾花
- 金石溜
- 猴接骨草
- 大接骨丹
- 东廧子
- 水蛭
- 光明盐
- 降真香
- 吹风藤
- 长果山橙
- 核桃楸皮
- 野茉莉
- 淡菜
- 猫皮毛
- 马皮
- 列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