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稔叶
《中华本草》:山稔叶
拼音注音
Shān Rěn Yè
英文名
Leaf of Downy Rosemyrtle, Leaf of Rosemyrtle
出处
出自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odomyrtus tomentosa (Ait.) Hassk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1-2m。嫩枝有灰白色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4-7mm;叶片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3-8cm,宽1-4cm,先端圆或钝,常微凹入,有时稍尖,基部阔楔形,上面初时有毛,以后变无毛,发亮,下面有灰色茸毛,全缘;离基3出脉,直达先端且相结合。花单生,紫红色,直径2-4cm,有长梗;萼管倒卵形,长6mm,有灰茸毛,裂片5,近圆形,长4-5mm,宿存;花瓣5,倒卵形,长1.3-2cm;雄蕊红色,多数,长7-8mm,花药纵裂;子房下位,3室,花柱长1m,柱头扩大。浆果卵状壶形,长1.5-2cm,宽1-1.5cm,熟时紫黑色;种子多数,每室2列。花期4-5月,果期7-9月。
化学成分
叶中分离到21αH-22(29)-何帕烯-3β,30-二醇(21αH-hop-22(29)-en-3β,30-diol),3β-羟基-21αH-22(29)何帕烯-30-醛(3β-hydroxy-21αH-hop-22(29)-30-al),白桦脂酸(be-tulinic acid),熊果酸(urslic acid),阿立菲妥酸(aliphytolic acid),羽扇豆醇(lupeol),β香树脂醇(β-香树脂酮醇(β-amyrenonol),即3β-羟基齐墩果烯-11酮(3β-hydroxy-olean-12-en-11-one),白桦脂醇(betulin)[2]。茎中分离到3β-已酰氧基α,12α-环境齐墩果烷-28,13-内酯(3β-acetoxy-11α,12-epoxyoleanan-28,13β-olide),3β已酰氧基-12α-羟基齐墩果烷-28,13β-交酯(3β-acetoxy-12α-hydroxyoleanan-28,13β-olide),3β-已酰氧基氧代齐墩果烷-28,13β-内酯(3βacetoxy-12-oxo-oleanan-28,13β-olide),白桦酯酮酸(betulonic acid),白桦脂酸,齐墩果酸(oleanolic acid)[1],无羁萜酮(friedelin),羽扇豆醇,α-香树脂醇(α-amyrin),蒲公英赛醇(taraxerol),白桦酯醇-3-已酸酯(betulin-3-acetate),和白桦酯醇。叶和枝均含鞣质,为10.13%-12.8%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利湿止泻;生肌止血。主泄泻;痢疾;黄疸;关痛;胃痛;疳积;崩漏;乳痈;疮肿;痔疮‘疥癣;烫伤;外伤出血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2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止痛,散热毒,止血,拔脓,生肌。2.《本草求原》:止血,止痢,生肌。治疳积,消疮,洗疳痔,热毒,烂脚,理蛇伤。3.《广西中药志》:治水泻,红白痢;外用治外伤出血,乳痈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胡颓子叶
- 水柏枝
- 水苦荬根
- 大块瓦
- 水杨梅根
- 土附
- 凤尾茶
- 海蛇
- 木姜子叶
- 大叶蛇泡簕
- 伽蓝菜
- 桂花枝
- 山艾叶
- 肉珊瑚
- 海茜
- 柠檬桉树脂
- 山桐子
- 山橿
- 木蝴蝶树皮
- 红苕母子
- 柳叶卫矛
- 紫薇根
- 浮尸草
- 山杨柳
- 水凤仙
- 黄鹌菜
- 白辣蓼
- 白铃子
- 葱花
- 柠条根
- 胡麻花
- 杨梅树
- 红藤蓼
- 红酸七
- 大果琉璃草
- 川素馨
- 律草
- 大理菊
- 桑鳸
- 革叶蓼
- 柠条
- 南烛叶
- 山慈姑花
- 山橘
- 大红菇
- 水八角
- 滨海前胡
- 木荷叶
- 瓜馥木
- 白猪鼻孔
- 宁油麻藤
- 观音苋根
- 白花果
- 莲须
- 母猪草
- 宁波溲疏
- 山楂核
- 水冬瓜根
- 佛肚花
- 牛喉咙
- 海胆
- 柿根
- 树火麻
- 山珊瑚
- 山稗子根
- 胡桃根
- 瓜子金
- 女娄菜根
- 桑沥
- 亚香棒虫草
- 紫杉
- 拦路虎
- 大昏头鸡
- 假鹰爪根
- 白马鬃铃花
- 杉寄生叶
- 枫树
- 柳叶
- 柿蒂
- 大狼毒
- 兰石草
- 柏树
- 茶条槭
- 大狼把草
- 大芒萁
- 香石藤叶
- 延胡索
- 蛤叶薯
- 凤尾草
- 大九节铃
- 奶汁树
- 木虾公
- 节瓜
- 山玉桂
- 毛蜂子
- 见血清
- 柿皮
- 红花杜鹃
- 水牛角浓缩粉
- 白头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