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条筋
《*辞典》:三条筋
拼音注音
Sān Tiáo Jīn
别名
柴桂(《云南中草药》),小华草、香叶子树(《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》)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为樟科植物柴樟的树皮或叶。全年可采。切碎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小乔木,高1.3~3米,有香气。叶多互生,卵状椭圆形,革质,长7~1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浅波状,离基三出脉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近顶生;花细小,浅绿黄色。浆果卵形。
生境分布
生于杂木林中或林边。分布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树皮含挥发油,内含桂皮醛等。叶含挥发油,内含水芹烯、丁香油酚等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》:"甘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止血,接骨,通经活络。治消化道出血,外伤出血,跌打损伤,骨折。"
②《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》:"治烧伤,烫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1~2分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矾花
- 三枝枪
- 山核桃皮
- 山漆树
- 山牛毛毡
- 鹿角
- 石莽草
- 使君子
- 环草石斛
- 山毛藓
- 棕榈根
- 海鳗卵
- 灰凤梨
- 十姊妹
- 湖瓜草
- 山慈姑花
- 山枇杷
- 上树咳
- 湖北海棠根
- 鲨鱼油
- 杨梅树
- 栗子
- 仙掌子
- 金钱草
- 驳骨草
- 罗锅底
- 绿珊瑚
- 柿饼
- 杠香藤
- 八仙草
- 大叶藜
- 鸢脑
- 血见愁
- 花鱼
- 草果药
- 鱼油
- 马鞍藤
- 滇崖爬藤
- 角叉菜
- 乌灵参
- 异木患
- 金钱参
- 冬菇
- 鸽粪
- 山大黄
- 刺楸树根
- 苦苣
- 鼠曲草
- 树葱
- 崖姜
- 冻青叶
- 野木鱼
- 老虎须
- 海带根
- 屎咕咕
- 扶芳藤
- 小果蕗蕨
- 皱叶羊蹄
- 天脚板果
- 银柴胡
- 金银花露
- 青羊角
- 血水草
- 龙珠子
- 朝天子
- 锦香草
- 佛甲草
- 关白附子
- 秋枫
- 山茱萸
- 河豚鱼肝油
- 癞树叶
- 罗望子
- 黄花香
- 锥栗果壳
- 澜沧扁担杆
- 节节花
- 阴(句黾)
- 三色堇
- 香根芹根
- 白朱砂莲
- 大叶刺篱木叶
- 大黄
- 紫荆皮
- 西藏凤仙花
- 黄唇鱼鳞
- 枇杷木白皮
- 藿香露
- 虾蟆脑
- 水翁皮
- 球兰
- 蔛草
- 全缘榕
- 花叶九节木
- 大金银花
- 伽蓝菜
- 黄鼠肉
- 全蝎
- 马尿烧
- 泡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