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蚂蝗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蚂蝗
拼音注音
Shān Mǎ Huánɡ
别名
逢人打、扁草子
来源
豆科山绿豆属植物山蚂蝗Desmodium racemosum (Thunb.)DC.,以根及全草入药。夏秋采,洗净晒干。
性味
苦,平。
功能主治
祛风活络,解毒消肿。用于跌打损伤,风湿性关节炎,腰痛,乳腺炎,毒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山蚂蝗
拼音注音
Shān Mǎ Huánɡ
来源
为豆科植物山蚂蝗的全草。
原形态
小灌木,高达1米。茎基部直径2.5毫米,有棱角。3出复叶,顶端小叶片椭圆状菱形,先端短渐尖,钝,基部楔形,无毛;长约4.5~8厘米,阔约2.1~3.5厘米,侧生小叶较小,呈斜长椭圆形;叶柄长4~7厘米;托叶披针状钻形,长5毫米。花序顶生者,圆锥状,长达30厘米,腋生者总状;花梗长3~5毫米;花小,粉红色,长3.5毫米;萼长1.5毫米,萼齿短;花冠蝶形,旗瓣圆形,先端微凹,翼瓣贴生于龙骨瓣;雄蕊10;雌蕊1。荚果通常具2节,背部弯,节深裂达腹缝线,上面截形,基部楔形,长6毫米,阔3.5毫米,表面密被带钩小毛;果柄长3~4毫米。花期7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长于山地草坡或林边。分布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陕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叶含山柰甙。
功能主治
祛风湿,散瘀,消肿。治哮喘,风湿痛,崩中带下,乳痈,跌打损伤。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治哮。"
②《湖南药物志》:"治风湿关节痛,乳痈溃烂,食物中毒。"
③江西《草药手册》:"去瘀止血,消肿止痛。治崩中带下,跌打损伤,毒蛇咬伤。"
复方
①治疳疾:山马蝗四钱,狼把草二钱,羊角豆全草五钱。水煎服。"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②治麻疹:山马蝗一钱五分,野高粱二钱,黄荆条二钱,野油麻一钱五分,地胡椒二钱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背草
- 石鲫
- 海鹞鱼尾刺
- 红黑二丸
- 定草根
- 苦碟子
- 迎山红
- 自扣草
- 斑蝥
- 篱栏子
- 毛八角枫
- 香菊
- 微毛柃
- 苏木蓝
- 金沙草
- 矮脚苦蒿
- 牛奶树
- 腐婢根
- 鼻血草
- 黄矾
- 牛肉
- 牡荆茎
- 南方六道木
- 树舌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画眉草
- 疏叶香根芹
- 兰石草果
- 红半边莲
- 苦草
- 蛇胆
- 白珠树
- 岩泽兰
- 桑瘿
- 烟锅草
- 多花筋骨草
- 膜缘木香
- 灯台莲
- 蒿雀
- 无名木皮
- 蒺藜
- 极丽马先蒿
- 八宝镇心丹
- 辽东栎壳斗
- 鸱肉
- 杧果树皮
- 戟叶石韦
- 楮叶
- 飘拂草
- 缘桑螺
- 黄金线
- 檵花叶
- 白毛夏枯草
- 锯齿溪蟹
- 角果木叶
- 山吴萸果
- 柱果木榄叶
- 野草香
- 滇高良姜
- 蘘荷花
- 羊肚菜
- 刺楸茎
- 粘毛鼠尾草果
- 乌贼鱼腹中墨
- 尼泊尔鸢尾子
- 羊奶果
- 裂叶崖角藤
- 工布乌头
- 排钱草
- 斑鸠
- 蚌壳草根
- 大鹅儿肠
- 百解藤
- 建兰花
- 牛心果
- 四孢蘑菇
- 狐心
- 清香桂
- 短柄南蛇藤果
- 牛筋刺寄生
- 贯众
- 白刺花
- 胡桐泪
- 三七
- 桔梗
- 兜冠黄共享
- 蟹
- 金钱白花蛇
- 柳花
- 假蒟果穗
- 实葫芦根
- 海藻
- 海木
- 犁头草
- 广金钱草
- 柳叶菜花
- 羊肉
- 戟叶瓦韦
- 飞来蓝
- 胡桃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