鳣鱼
《中华本草》:鳣鱼
拼音注音
Zhān Yú
别名
鳣、含光、蜡鱼、黄鱼、阿八儿忽鱼、颊鱼、玉版鱼、鲟鱑鱼
英文名
Northern snakehead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1.《饮膳正要》:阿八儿忽鱼,脂黄肉粗,无鳞骨,止有脆渭,胞可作鳔胶,甚粘,鳔与酒化服之,消破伤风。其鱼大者有一、二丈长,生辽阳东北海河中。2.《纲目》:鳣,出江淮、黄河、辽海深水处,无鳞大鱼也。其状似鲟,其色灰白,其背有骨甲三行,其鼻长有须,其口近颔下,其尾歧,其出也以三月逆水而生,其屠也在矾石湍流之间,其食也张口接物,听其自入,食而不饮,蟹鱼多误人之,昔人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鲟科动物蝗鱼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uso dauricus(Georgi)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捕捞,捕杀后,取肉鲜用。
原形态
蝗鱼,体长约2m,大者可长达5m以上。头略呈三角形,吻长而较尖锐,前端略向上翘,头部表面被有多数骨板。口宽大,弧形下位,前方有吻须2对。眼小,距吻端较近。左右鳃膜彼此相连,并向腹面伸展。体被菱形骨板5行,骨板上有尖锐微弯的棘,背行骨板较大,黄色,10-16块;体侧骨板黄褐色,32-46块;腹侧骨板8-12块;腹鳍基部后有不太明显的骨板1-2块。其他部分光滑无鳞。背鳍43-57,后位;臀鳍26-36,起点在背鳍的后部下方;尾鳍歪形,上叶长而尖。体背青黑色,两侧黄色,腹面灰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为江河中下层鱼类,多栖息于两江汇合、支流入口及急流洲涡处,捕食其他鱼类。性成熟迟,需17-20年,5-6月为产卵期,溯江产卵,卵深灰色,产卵约150万粒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,黑龙江流域尤为多见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归经
肺;肝经
功能主治
益气养血。主病后体虚;筋骨无力;贫血;营养不良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适量。
注意
不宜久食。
各家论述
1.《饮膳正要》:利五藏,肥美人。2.《医学人门》:醒酒。3.《医林纂要》:壮筋骨,长气力。4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补虚,令人肥健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鳣鱼
拼音注音
Zhān Yú
别名
鳣(《诗经》),含光、蜡鱼(啪海异物志》),黄鱼(《尔雅》郭璞注),阿八儿忽鱼(《饮膳正要》),颊鱼(《医学入门》),玉版鱼、鲟蟥鱼((纲目》)。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鲟科动物鳇鱼的肉。
原形态
鳇鱼(宁原《食鉴本草》)
体长约2米,最大的可长达5米以上。头略呈三角形,吻长而较尖锐。头部表面被有多数骨板。口下位,宽大,稍成弧形;口前方有吻须2对,内侧的须稍在前方,外侧的须较后。眼小,距吻端较近。左右鳃膜向腹面伸展,彼此愈合,全体被纵列的菱形骨板5行,骨板上有尖锐微弯的刺。背骨板1行,较大,10~16块,位于背部正中,从头后直连尾鳍。背、腹侧骨板各2行,背侧骨板32~46块;腹侧骨板8~12块;腹鳍基部之后有不太明显的骨板1~2块。身体其他部分光滑无鳞。背鳍43~57,位于后方;臀鳍26~36;其起点在背鳍的后部下方。尾鳍歪形,上叶长而尖。体表黑青色,两侧黄色,腹面灰白色;背部骨板黄色,侧骨板黄褐色。
生活于大的河流中,多栖息于两江汇合、支流入口及急流的漩涡处。捕食其他鱼类。
本动物的肝(鱣鱼肝)、鳔(鱣鱼鳔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生境分布
分布东北,黑龙江尤为常见。
性味
甘,平,
①《饮膳正要》:"味甘,平,无毒。"
②《医学入门》:"味甘,平,小毒。"
归经
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太阴、厥阴经。"
功能主治
益气补虚。
①《饮膳正要》:"利五藏,肥美人。"
②《医学入门》:"醒酒。"
③《医林纂要》:"壮筋骨,长气力。"
④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补虚,令人肥健。"
注意
①《食疗本草》:"发诸气病,不可多食。亦发疮疥,动风。"
②宁原《食鉴本草》:"食多生热痰。"
③《纲目》:"服荆芥药,不可食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雨韭
- 锅粑
- 艾片
- 过腰蛇
- 黑果拨毒散
- 防已
- 锥连栎
- 高山芹根
- 鸭舌草
- 阿月浑子
- 雪里见
- 鸡翔草
- 黑老头
- 清风藤
- 山大刀
- 鹰眼睛
- 铁扫帚
- 香茅花
- 黑沙蒿子
- 雉脑
- 兔耳子草
- 鸡爪簕
- 鲫鱼骨
- 鸡翮羽
- 昂天莲
- 鸡肝
- 高山黄华根
- 香堇菜
- 香茹
- 肥皂核
- 阿育魏实
- 鸡腿蘑
- 水茴香藻
- 风化硝
- 紫阳花
- 鹰爪莲
- 蔗鸡
- 鳜鱼胆
- 香根芹根
- 醉马草
- 鹰不扑
- 黑水鸡
- 锅焦
- 鲛鱼皮
- 鸡胆
- 盐胆水
- 鱼鹰骨
- 过江藤
- 鸡血李
- 黑花韭
- 鲸蜡
- 釜脐墨
- 高山黄华
- 香菇
- 繁缕
- 鸡血莲
- 香蕉弄蝶
- 水将军
- 鬼灯笼根
- 野杜仲果
- 臭黄荆子
- 艾纳香根
- 鱼草
- 针砂
- 鱼眼草根
- 黑骨头
- 香胶木叶
- 鸽肉
- 蜘蛛七
- 黄香薷
- 翻白草
- 蚱蝉
- 香雪兰
- 鸭皂树皮
- 山豆根
- 鸡冠花
- 香橼叶
- 黑山蔗
- 香青
- 鬼柳树
- 鸡腿堇菜
- 肥猪苗
- 鸭公青
- 黑大豆
- 黑细辛
- 肥猪草
- 龟版
- 飞蛾七
- 苎麻
- 香茶菜
- 鱼腥草
- 黑蚂蚁
- 香胶木
- 高山金挖耳
- 黑沙蒿
- 鸭脚木叶
- 雪猪骨
- 鸭儿芹果
- 黑皮根
- 高原蚤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