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尾草
《中华本草》:熊尾草
拼音注音
Xiónɡ Wěi Cǎo
别名
两广直管花、杂发直管草、当芽、山薄荷、蛇头花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石生鸡脚参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thosiphon marmoritis(Hance)Dunn[Plectranthus marmoritis Hance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石生鸡脚参,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具分枝,四棱形,被腺短硬毛及金色腺点;侧脉4-5对,弧形。轮伞花序4-6朵花,排列成总状花序;苞片小,卵圆形,长约2.5mm,下面被短硬毛,具缘毛;花萼玫瑰红色,宽筒状,长约6.5mm,外面被短硬毛,上唇宽圆形,下唇具4齿,前2齿钻形,侧2齿三角形,先端均刺状,前2齿较侧2齿长近一倍,果时花萼增大,上唇外反;花冠白色,长约1.5cm,外面被微柔毛及腺点,上唇具4圆裂片,下唇倒卵状匙形;雄蕊4,微露出,前对稍长,花丝分离,花药汇合成1室;花柱先端头状,微凹;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。小坚果近三棱状球形,锈色,具小疣突。花期7-8月,果期8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阴外岩石山地或路旁。资源分布:布于广东、广西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口舌生疮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萱草嫩苗
- 蘘荷子
- 小酒瓶花
- 小米草
- 仙顶梨
- 菥蓂子
- 小连翘
- 新疆紫草
- 小白绵参
- 纤花千金藤
- 细穗石松
- 下草
- 小蕨鸡
- 仙百草
- 龙眼根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乌鸦
- 新疆羌活
- 旋复花根
- 熊胆
- 小粘药
- 仙掌子
- 苋
- 兴安白头翁
- 小金挖耳
- 小麦麸
- 消毒药
- 溪荪
- 细齿叶柃
- 小茄
- 下果藤
- 苋菜
- 仙茅参
- 萱草根
- 向日葵子
- 小马齿苋
- 夏至草
- 橡木皮
- 溪黄草
- 狭萼半边莲
- 小白棉
- 细叶马料梢
- 细穗爵床
- 细花丁香蓼
- 细轴荛花
- 小芸木
- 荨麻
- 小画眉草
- 驴头
- 蘘草
- 向日葵壳
- 小雪人参
- 新木姜子
- 新疆藜芦
- 旋覆花根
- 熏衣草
- 小牛力
- 籼米
- 细叶鼠曲草
- 小败火草
- 小鬼钗
- 心胆草
- 小百部
- 菥蓂
- 兴安升麻
- 小麦苗
- 小黑菇
- 细葛缕子
- 藓生马先蒿
- 响铃草
- 序梗女贞
- 心叶黄花仔
- 星色草
- 狭叶桃叶珊瑚
- 小花八角枫
- 小花酸藤子
- 腺花香茶菜
- 兴木蒂那布
- 心叶兔耳风
- 新塔花
- 新疆雪莲
- 显脉香茶菜
- 熊油
- 熊脂
- 纤冠藤
- 小白薇
- 续断
- 小血藤
- 小赤麻
- 喜树
- 夏丸
- 小麦
- 显子草
- 狭叶竹节参
- 纤齿卫矛
- 小谷精草
- 小距紫堇
- 向天蜈蚣
- 小过路黄
- 旋覆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