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尾草
《中华本草》:熊尾草
拼音注音
Xiónɡ Wěi Cǎo
别名
两广直管花、杂发直管草、当芽、山薄荷、蛇头花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石生鸡脚参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thosiphon marmoritis(Hance)Dunn[Plectranthus marmoritis Hance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石生鸡脚参,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具分枝,四棱形,被腺短硬毛及金色腺点;侧脉4-5对,弧形。轮伞花序4-6朵花,排列成总状花序;苞片小,卵圆形,长约2.5mm,下面被短硬毛,具缘毛;花萼玫瑰红色,宽筒状,长约6.5mm,外面被短硬毛,上唇宽圆形,下唇具4齿,前2齿钻形,侧2齿三角形,先端均刺状,前2齿较侧2齿长近一倍,果时花萼增大,上唇外反;花冠白色,长约1.5cm,外面被微柔毛及腺点,上唇具4圆裂片,下唇倒卵状匙形;雄蕊4,微露出,前对稍长,花丝分离,花药汇合成1室;花柱先端头状,微凹;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。小坚果近三棱状球形,锈色,具小疣突。花期7-8月,果期8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阴外岩石山地或路旁。资源分布:布于广东、广西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口舌生疮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苎花
- 蛤壳
- 黄瑞木
- 芭蕉油
- 野菊
- 桂木
- 败火草
- 青箭杆草
- 无腺白叶莓
- 石蕨
- 儿茶
- 桄榔面
- 枸橘
- 随手香
- 苏铁叶
- 野豌豆
- 佛指甲
- 理肺散
- 鱼寄生
- 桂丁
- 三角叶风毛菊
- 委陵菜
- 竹叶马豆
- 两色瓦韦
- 黄香薷
- 花红叶
- 蒺藜
- 酸枣根
- 剪夏萝
- 水葫芦七
- 灰包
- 工布乌头
- 藏鮡胆
- 张公鱼
- 冬瓜藤
- 散血草
- 桉树果
- 狗头骨
- 石花
- 蚶
- 百合
- 冷蕨子草
- 夏枯草
- 称星蛇
- 乌鸡骟
- 大树三台
- 石菖蒲花
- 南赤瓟
- 诃子叶
- 蒴藋
- 牡荆油
- 狼毒
- 万寿菊花
- 虎爪
- 韭叶芸香草
- 地不容
- 青檀香
- 山乌桕叶
- 芭蕉叶
- 水蛇
- 黄根
- 白子菜
- 芜菁子
- 山苏木
- 小叶莲
- 水鬼蕉
- 兰石草果
- 水银
- 涩梨叶
- 波罗蜜树液
- 沙枣
- 诃子核
- 竹(鼠留)子油
- 紫三角
- 白仙茅
- 过山蕨
- 白果树皮
- 刺瓜
- 小叶假耧斗菜
- 曲枝假蓝
- 黑沙蒿
- 白贝
- 田高粱
- 熊尾草
- 六叶龙胆
- 雪三七
- 黑沙蒿根
- 地瓜子
- 水牛皮
- 乳香
- 鹤脑
- 夏枯草露
- 小粉
- 凤仙根
- 破头风
- 蜈蚣兰
- 古山龙
- 红牛毛刺
- 南板蓝叶
- 青藏虎耳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