锥螺壳
《中华本草》:锥螺壳
拼音注音
Zhuī Luó Ké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锥螺科动物棒锥螺和笋锥螺的壳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urritella bacillum KienerT.terebra Linnaeus采收和储藏:退潮后于沙滩上掘沙捕取,去肉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1.棒锥螺,贝壳尖锥形,质坚,一般壳高108-132mm,宽约为高的1/5。螺层20-23层,每层高、宽度增长均匀。壳面微凸,缝合线深,呈沟状,壳顶尖细,螺旋部很高,约为体螺层的5倍。每一螺层表面有螺肋5-7条。肋间还杂有微细肋纹,体螺层上有螺肋9条。壳表黄褐色或紫褐色。生长线明显,有时形成褶襞,壳口近圆形,壳内面具有与壳表螺肋相应的沟纹,外唇薄,易破损,内唇较坚。厣角质,圆而质,圆而薄,易破碎,粟色。核位于中央。2.笋锥螺,贝壳长尖锥形,质稍薄,尚坚,一般壳高145-168mm,宽约为高的1/5,螺层28-29层,壳顶尖细,极易断裂,缝合线深凹。螺层中部稍膨胀,每一螺层表面通常有螺肋5-6条,在体螺层约为11条,第2条间还具细肋。壳表黄褐色或淡灰紫色,生长线较稀,近边缘常形成细的纵褶。壳口近圆形,内面紫褐色。外唇薄,锐利;内唇略厚,上端染有紫色。厣角质与上种相同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活于潮间带低潮线附近至潮下带40m深的泥沙质或软泥质海底。2.生活于10-40m深的泥沙质海底。资源分布:1.我国分布于东、南沿海。2.为福建以南沿海羽见种。
性味
味咸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痔疮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煎水熏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秃疮花
- 粘毛鼠尾草
- 栘依
- 香毛草
- 藤本夜关门
- 长毛香科科
- 鲱鱼
- 鸭胆
- 胡荽
- 沙芥
- 猫肝
- 麋茸
- 锥栗
- 雉尾
- 乌鱼蛋
- 枸橘叶
- 七叶薯
- 野芝麻
- 蚱蜢
- 长毛风毛菊
- 红轮千里光
- 金丝桃
- 假地豆
- 蜂胶
- 麻雀肉
- 鹧鸪脚
- 破血丹
- 地柏枝
- 自扣草
- 自来血
- 白蜡花
- 苎麻花
- 紫香薷
- 鳣鱼肝
- 金花菜
- 紫金龙
- 蓑草根
- 茱卷皮
- 通天连
- 干地黄
- 小白薇
- 紫鸭跖草
- 老虎耳根
- 自消容
- 柏勒儿茶
- 酸枣树皮
- 长隔距兰
- 全叶青兰
- 冷饭果叶
- 齿瓣延胡索
- 西瓜黑霜
- 转心莲
- 自消容根
- 重楼
- 紫金牛根
- 鼠牙半支
- 自事口草
- 酢浆草
- 麻妹条叶
- 白山蓼
- 满天星
- 海鹞鱼齿
- 紫铜矿
- 随手香
- 黄耆
- 蜀五加
- 蛤蟆草
- 冬菇
- 蟾舌
- 瓜馥木
- 鹬肉
- 笔罗子
- 饿蚂蝗
- 四脚蛇
- 纵条肌海葵
- 竹节人参叶
- 岭南铁角蕨
- 楮茎
- 顺地红
- 野饭豆
- 蜜蜂子
- 干苔
- 藏报春花
- 白牛尾七
- 狐狸尾
- 飞天蜈蚣
- 麋骨
- 八角香
- 石苁蓉
- 鹿蹄肉
- 亚泵礴
- 暗鳞鳞毛蕨
- 鼠脂
- 苣荬菜
- 桐皮
- 青蛙
- 肥荚红豆
- 蜀葵
- 红黑二丸
- 鲎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