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脉鹅掌柴
《中华本草》:密脉鹅掌柴
拼音注音
Mì Mài é Zhǎnɡ Chái
别名
七叶莲、五加风、木克买、五加皮、龙爪树、汉桃叶、万年青、五爪叶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密脉鹅掌柴的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ffoera uenulosa (Wight et Arn.)Harms [Paratropia uenulosa Wight et Arn,;Heptapleu-rum uenulosum Seem,;S.elliptica auct.non(BI)Harms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灌木或小乔木,高2-10m,有时为附生藤状灌木。树皮灰白色;枝条粗壮,圆柱状,绿色,有黄色皮孔,被很快脱净的锈色星状绒毛。掌状复叶互生,有小叶5-7;叶柄圆柱形,长10-18cm,无毛,小叶柄不等长,有狭沟,长2-5cm,中央的比两侧的长,无毛;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成鞘状;叶片革质,椭圆形至长圆形,长11-16cm,宽4-6cm;先端钝、急尖或短渐尖,基部渐狭、钝形至近圆形,全缘,两面均无毛;侧脉4-8对,网脉稠密而隆起。伞形花序有花6-12朵,组成顶生的圆锥花序;总花梗长5-7mm,花梗长1-2mm;苞片三角形,长约7mm,早落;萼无毛,边缘全缘至近全缘;花瓣5,长2mm,有3脉,两面均无毛,花淡红色;雄蕊5,与花瓣等长或略长,子房下位,5室,无花柱,柱头5,无柄,花盘微隆起。果实卵形或近球形,有5棱,长约4mm,红色。花期5月,果期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00-1500m的常绿阔叶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:枝条及叶多切成段片。枝条有时弯曲,外表面棕色,有纵纹及半月形叶痕。完整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长7-20cm,宽3-10cm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至楔形,全缘,无毛,网脉明显;急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至楔形,全缘,无毛,网脉明显;小叶柄长1.5-6cm,无毛。枝条坚韧,叶革质。
化学成分
含β-香树脂醇(β-amyrin),β-谷甾醇(β-sitos-terol),齐墩果酮酸(oleanonic acid),齐墩果酸(oleanolic acid),白桦脂酸(betulinic acid),β-谷甾醇-β-D-葡萄糖甙(β-sitosterol-β-D-glucoside),白桦脂酸糖甙(betulinic acid glycoside); 叶中含羽扇豆-20(29)-烯-28-酸-3-O-β-D-葡萄糖(2→1)-O-β-D-葡萄糖甙[lup-20(29)-en-28-oic-3-O-β-D-glucopyranosyl(2→1)-O-β-D-glu-copyranoside]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止痛;活血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胃脘痛;跌打伤肿;骨折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
孕妇慎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寒水石
- 黑乳菇
- 心叶野海棠
- 杠香藤
- 花生油
- 冬瓜子
- 广玉兰
- 扁蒲扇
- 羊乳
- 水案板
- 冰糖草
- 小果野葡萄藤
- 华罂粟
- 红树叶
- 杜仲藤叶
- 芦竹
- 雷公藤
- 五爪金龙花
- 红粘谷
- 红椽木子
- 痢止蒿
- 小花鸢尾
- 长萼猪屎豆
- 水草乌
- 大叶白纸扇
- 旱冬瓜
- 青礞石
- 果上叶
- 岗边菊
- 红粉
- 大头艾纳香
- 山柳菊
- 地麻黄
- 山棯叶
- 椴树根
- 华清香藤
- 黄脚鸡
- 女娄菜根
- 红花山牵牛
- 野鹅脚板
- 天脚板
- 红芋
- 公鱼
- 花叶假杜鹃
- 红树皮
- 独脚乌桕叶
- 波棱瓜
- 半枝莲
- 玫瑰花
- 臭威灵
- 脉果漆
- 花点草
- 滇姜三七
- 红橡木子
- 红粘谷子
- 杜鹃花叶
- 红三七
- 心叶秋海棠
- 蓼子草
- 柑叶
- 水蓼根
- 枸杞叶
- 还筒子
- 老鼠瓜
- 水红花子
- 对叶林
- 荔枝草
- 半边苏
- 滇南马钱
- 滇獐牙菜
- 黄花鼠尾草
- 黑虎七
- 滇绿豆
- 干漆
- 红毛七
- 梨树根
- 锦线镖
- 水棉花
- 红头小仙
- 花楸
- 桂花
- 狗头骨
- 黄芫花
- 红曲
- 米团花
- 水石油菜
- 水麻tiao
- 红毒茴
- 花生壳
- 薅田藨
- 疝气草
- 水茄冬叶
- 大葫芦
- 钓鱼秆
- 金花茶叶
- 牯牛卵囊
- 胡麻草
- 杠板归
- 博落回
- 石韦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