旋花
《中华本草》:旋花
拼音注音
Xuán Huā
别名
筋根花、鼓子花、篱天剑、打碗花、打破碗花
英文名
flower of Hedge Glorybind
出处
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花朵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lystegia sepium (L.) R. Br.[Con-volvulus sepium L.]采收和储藏:6-7月开花时采收,晾士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全株不被毛。茎缠绕,有细棱。叶形多变,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宽卵形,长4-10cm,宽2-6cm,先端渐尖锐尖,基戟形或心形,全缘或基部稍伸展为具2-3个大齿缺的裂片。花单生叶腋;花梗长达10cm,有细棱或有时个狭翅;苞片2,宽卵形,先端锐尖;萼片5,卵形;花冠通常白色或有时淡红色或紫色,漏斗状,冠檐微裂,雄蕊5,花丝基部扩大,被小鳞毛;子房无毛,柱头2裂。蒴果卵形,长约1cm为增大的宿存苞片和萼片所包被。种子黑褐色,长约4mm,表面有小疣。花期6-7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-2600m的路旁、溪边草丛,农田边及山坡林缘。资源分布: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形状
古代《本草》所载的旋花,除指上种外,尚包括同属植物打碗花C. Hederacea Wall.。参见面根藤条。
化学成分
参见狗狗秧条。
性味
甘;温
归经
肺;肾经
功能主治
益气;养颜;涩精。主面皯;遗精;遗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0g;或入丸剂。
复方
秘精益髓:五色龙骨五两,覆盆子五两,莲花蕊四两(未开者,阴干),鼓子花三两,鸡头子仁一百个,井为未,以金樱子二百枚(去皮),木臼捣烂,水七升,煎浓汁一升,去滓和药,杵二千下,丸梧子大,每空心温盐酒下三十丸。忌葵菜。(《瑞竹堂经验方》太乙金锁丹)
各家论述
《本经》:主益气,去面黑色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旋花
拼音注音
Xuán Huā
别名
狗狗秧、打碗花
来源
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旋花Calystegia japonica Choisy,以根状茎及全草入药。夏秋连根状茎一起挖出,洗净切段,晒干;或拣一部分根状茎单用。
性味
甘,寒。
功能主治
降压,利尿,接骨生肌。高血压,小便不利;外用治骨折,创伤,丹毒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旋花
拼音注音
Xuán Huā
别名
筋根花(《本经》),蚊子花(《本草图经》)。
出处
《本经》
来源
为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花朵。5~7月采,阴干。
原形态
篱天剑,又名:蒚(《诗经》),藑茅(《尔雅》),蕣(《说文》),燕蒚(陆玑《诗疏》),美草(《别录》),旋蒚(《唐本草》),蒚旋(《四声本草》),肫肠草(《本草图经》),天剑草(《纲目》),饭藤(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)。
多年生草本,全体无毛。茎缠绕,匍匐,多分枝。叶互生,长卵圆形,或三角状卵形,长4~8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戟形,有浅裂片或基部无裂片而呈短耳形;叶柄长4~5厘米。花单生于叶腋,花梗长6~8厘米;苞片2,广卵形,基部心脏形,长约2.5厘米;萼片5,卵圆状披针形,先端尖;花冠漏斗形,淡红色,长4~7厘米,较萼长3至4倍,具不明显的裂片5枚;雄蕊5;子房上位,2室花柱丝状,柱头2裂。蒴果球形,光滑。种子卵圆形,无毛,黑色。花期6~7月。果期7~8月。
本植物的根(旋花根)、茎叶(旋花苗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古代《本草》所载的旋花,除指上种外,尚包插同属植物打碗花。参见"面根藤"条。
生境分布
生于荒地及路边。分布四川、陕西、新疆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浙江等地。
化学成分
参见"狗狗秧"条。
性味
甘微苦,温。
①《本经》:"味甘,温。"
②《别录》:"无毒。"
③《纲目》:"甘滑微苦。"
功能主治
《本经》:"主益气,去面皯黑色。"
复方
秘精益髓:五色龙骨五两,覆盆子五两,莲花蕊四两(未开者,阴干),鼓子花三两,鸡头子仁一百个,并为末,以金樱子二百枚(去皮),木臼捣烂,水七升,煎浓汁一升,去滓和药,杵二千下,丸梧子大,每空心温盐酒下三十丸。忌葵菜。(《瑞竹堂经验方》太乙金锁丹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长距兰
- 蓑草根
- 玫瑰露
- 细香葱
- 相思藤
- 秋鼠曲草
- 莎木面
- 石脑油
- 席草
- 菜蓟
- 人参叶
- 水红袍
- 桑叶
- 萼果香薷
- 梅花冰片
- 鹅掌金星草
- 木半夏果实
- 疏松卷柏
- 草蚂蚱莲
- 牡荆茎
- 热痱草
- 马陆
- 雀卵
- 凸额马先蒿
- 水杨木白皮
- 山枇杷叶
- 五齿剑
- 大苞芹
- 海浮石
- 大叶排草
- 马蝗果
- 三丫苦叶
- 木槿花
- 鹈鹕油
- 大刺儿菜
- 带鱼
- 莲须
- 鸡爪槭
- 石蛇
- 赤车使者根
- 八宝茶
- 金光菊
- 斑瓣虎耳草
- 蚕豆叶
- 铁海棠
- 大叶骨牌草
- 豺皮樟根
- 蜜桶花
- 缅枣
- 红菠菜
- 水翁根
- 树救主
- 蓝花扁竹
- 芭蕉根
- 绒毛桢楠
- 樟树子
- 扶栘木皮
- 青海马尾连
- 天目木兰
- 熟地黄
- 蝗虫
- 碎骨仔树
- 石膏
- 旋覆花
- 水朝阳根
- 虫实
- 草本水杨梅
- 一年蓬
- 石凉伞
- 赪桐
- 诃子核
- 红粘谷
- 白矾
- 石韦毛
- 山豆根
- 水龙骨
- 枳椇木皮
- 皂柳根
- 辽东栎壳斗
- 指甲兰
- 枳椇子
- 苦葛花
- 紫柚木
- 枸杞叶
- 岗边菊
- 华罂粟
- 亮叶冬青
- 蛏
- 田旋花
- 水葫芦七
- 野鸦椿
- 野荔枝果
- 阔叶水竹叶
- 鹅掌揪根
- 鸱鸺
- 石楠
- 羊毛草根
- 油柑木皮
- 美商陆叶
- 山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