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球子
《中华本草》:冰球子
拼音注音
Bīnɡ Qiú Zǐ
别名
山慈菇、毛慈姑、泥宾子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山兰的假鳞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eorchis patens(Lindl.)Lindl.采收和储藏:春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山兰,多年生草本。假鳞茎近球形,直径约1cm。数个相连生于匍匐状的根茎上,有2圈环纹,着生稀疏纤维,顶生1-2叶。叶片狭披针形,长达30cm,宽1.2-2.2cm,先端渐尖,基部收窄成柄。花葶侧生于假鳞茎顶端,长达53cm,下部被2枚膜质筒状鞘;多花排成长8-20cm的总状花序;小苞片短,狭披针形;花黄褐色,花被略向外反折;萼片和花瓣近等大,长7-10mm,宽约2mm,中萼片狭长圆形,侧萼片和花瓣镰状长圆形;唇瓣白色带紫斑,3裂,侧裂片狭镰刀状,长约为中裂片的1/2,中裂片楔状倒卵形,前缘皱波状,合蕊柱长约6m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中山区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。
化学成分
含多种氨基酸(amino acid)。
性味
味甘;辛;性寒;小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消肿散结。主痈疽疮肿;无名肿毒;瘰疬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未,每日1.5-3g;或入丸剂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“本品较地胆毒性大,多外用。”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冰球子
别名
山慈姑、山兰
来源
兰科冰球子Oreorchis patens (Lindl.) Lindl.,以假鳞茎入药。
生境分布
四川。
性味
甘、辛,寒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解毒行瘀,杀虫消痈。主治痈疽疮肿,瘰疬,无名肿毒。
用法用量
0.5~1钱,作散剂或丸剂。
注意
本品有毒,多作外用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牛筋条
- 刘寄奴
- 倒钩刺
- 马桑树皮
- 龟血
- 硬骨凌霄
- 萹蓄
- 鹅蛋壳
- 葫芦茶
- 黄木耳
- 米饭花
- 枝儿条
- 毛八角莲
- 白花菜
- 九子连环草
- 虎斑游蛇
- 秀丽野海棠
- 刺瓜
- 角翅卫矛果
- 淡味当药
- 罗勒
- 木瓜
- 撒发
- 秋海棠果
- 大臭黄荆
- 柠条子
- 野草香
- 覆盆子
- 麻柳果
- 长毛柃叶
- 尖顶羊肚菜
- 打箭菊
- 黑色鳞毛蕨
- 复生草
- 黑三棱
- 盒子草
- 人参条
- 长尾复叶耳蕨
- 竹鼠子油
- 苦地丁
- 野油麻
- 鱼尾葵
- 海牛
- 管仲
- 黄背草果
- 肾经草
- 猴闼子
- 三叶铜钱草
- 天南星
- 天文草
- 肿足蕨
- 红蒿枝
- 新疆藜芦
- 单叶铁线莲
- 红花岩黄芪
- 刺猬皮
- 八月炸
- 四大天王
- 黄鲴鱼
- 百灵草
- 碱蓬
- 文蛤肉
- 百里香
- 云南铁角蕨
- 矮人陀
- 鲛鱼
- 毛莲蒿
- 母猪藤根
- 仙鹤草
- 绵萆薢
- 金雀花
- 小龙胆草
- 蜂蜜树
- 藕节
- 鹅绒藤
- 红川乌
- 腰子草
- 多茎野豌豆
- 鸡骨香
- 大二郎箭
- 大发散
- 黄荆子
- 角盘兰
- 白马阴茎
- 黑参
- 吕宋楸毛
- 梨
- 苔垢菜
- 紫荆皮
- 红马蹄草
- 青娘子
- 榕须
- 金橘叶
- 牛奶浆
- 黑大艽
- 偏花黄芩
- 绛梨木根
- 橘根
- 结香花
- 假酸浆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