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茎野豌豆
《*辞典》:多茎野豌豆
拼音注音
Duō Jīnɡ Yě Wān Dòu
出处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多茎野豌豆的全草。夏秋采割全草,晒干,备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~40厘米。根茎极粗。茎上升,很多。叶轴顶端有卷须,卷须通常不分枝;托叶半箭头状,长5~7毫米,上部的托叶线形、矩形或卵状披针形;小叶8~16,矩椭圆形或线矩形,先端钝或尖,长15~22毫米,阔1.5~2.5毫米。总状花序被竖立的毛,高出于叶,有10~20朵向一边疏生的花;花梗长达5毫米;花平展地远离,长15~18毫米;萼钟状,有平伏短茸毛,上面的萼齿较短,三角形,下面的披针形,中间的几乎和萼管等长;花冠紫色,旗瓣矩倒卵形,有极短的爪。荚果矩形,无毛,长20~30毫米,阔6毫米。种子有小脐。
生境分布
生于牧区林缘及河滩灌丛中。分布于东北等地。
性味
辛,平。
归经
入肝、胆二经。
功能主治
发汗除湿,活血止痛。治风湿疼痛,筋骨拘挛,黄疸肝炎,白带,鼻血,热疟,阴囊湿疹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煎水洗。
复方
①治筋骨疼痛:多茎野豌豆、老鹳草、秦艽、羌活、心叶菝葜,煎服。
②疟疾发热:多茎野豌豆、土常山、柴胡、草果,煎服。
③治肝炎:多茎野豌豆、龙胆、华金腰子,煎服。
④治红崩白带:多茎野豌豆、茱萸,煎服。
⑤治鼻血不止:多茎野豌豆、捞糟同炖服。
⑥治阴囊湿疹:多茎野豌豆、香蒿,煎水洗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刺楸茎
- 龟甲
- 刺龙牙
- 十大功劳根
- 豆腐
- 飘带草
- 甘露子
- 野丁香根
- 芒叶小米草
- 青棉花藤叶
- 蜀漆
- 九头草
- 狗骨柴
- 野鸦椿叶
- 土瓜
- 土千年健
- 杠板归
- 杏仁
- 岩扫把
- 猫头
- 桂花枝
- 蚂蚁花根
- 红辣槁树皮
- 银粉背蕨
- 鸭儿芹果
- 括金板
- 单叶铁线莲
- 云雀
- 山蚂蝗
- 金钮扣
- 大苞寄生
- 老鼠耳
- 杉塔
- 沙前胡
- 催吐白薇
- 石豇豆
- 山砂姜
- 假蓝靛
- 牡蛎
- 苎麻
- 女儿红根
- 桃叶
- 花荵
- 丝瓜络
- 笑靥花
- 鹄绒毛
- 生藤
- 天王七
- 小麦
- 青叶胆
- 榛子花
- 雪山鼠尾草
- 蛇胆草
- 茉莉花
- 红蓝地花
- 葛藟叶
- 蛇菰
- 一朵云叶
- 青榨槭
- 岩五加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大一枝箭
- 芡实叶
- 多茎野豌豆
- 吹云草
- 骨把
- 花红叶
- 柿子
- 裂叶心翼果
- 枳椇木汁
- 燕窝
- 鸭脚木叶
- 藜
- 线叶蚤缀根
- 木蹄
- 母猪菜
- 猪屎豆
- 腊雪
- 美味牛肝
- 杉木油
- 赤胫散
- 卷耳
- 地丁
- 西红柿
- 雀翘
- 獾油
- 土大黄叶
- 象皮
- 麻栎
- 钓鱼竿
- 大皂角
- 费菜
- 一点红
- 枫寄生
- 煅石膏
- 栗毛球
- 虎杖叶
- 向日葵花盘
- 林荫千里光
- 苜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