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常草
《中华本草》:龙常草
拼音注音
Lónɡ Chánɡ Cǎo
别名
粽心草
英文名
Manchurian Beakgrain
出处
始载于《名医别录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木科龙常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arrhena manshurica Maxim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龙常草 多年生草本。基部具短根茎及被鳞片之芽体,须根细弱。秆直立,细弱或较粗,高70-120cm,具5-6节,节间粗糙,节下具微毛。叶鞘短于节间,密被微毛;叶舌质厚,长约1mm,先端截平或不规则的齿裂;叶处扁平质薄,线状披针形,下面粗糙,上面通常密被短毛,长15-30cm,宽6-20mm。圆锥花序长12-20cm。分枝直立与主轴贴生,基部者多孪生,主枝长达7cm,通常不再分枝,各具27-个小穗;小穗含2-3朵小花,长4.5-7mm,小穗轴节间被微毛,长约1.8mm;颖膜质,第1颖长1.5-2mm,具1脉,第2颖长2-3mm,具1-3脉;第1外稃长4.5-5mm,具3条明显的脉,脉上稍粗糙,内稃与外稃近等长,脊上部具纤毛;颖果长约4mm,黑褐色,其锥形先端呈乳黄色。花、果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和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河北、陕西各地 。
性味
味咸;温;无毒
功能主治
主轻身;益阴气。主疗痹寒湿
各家论述
1.《名医别录》:生河水旁,状如龙刍。2.《本草纲目》:按尔雅云鼠莞也。郭璞云:纤细似龙须,可为席,蜀中出者好。恐即比龙常也。盖是龙须小者,故其功用相近。3.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具清热解毒之功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落葵子
- 野核桃仁
- 鹿髓
- 龙眼梳
- 龙脑香子
- 大泡通皮
- 鹿梨
- 绿绒蒿
- 白皮柯
- 樟树叶
- 竹鱼
- 鹿齿
- 龙骨风
- 鹿角菜
- 旋花
- 鹩哥舌
- 龙珠根
- 麦角
- 鳢鱼
- 龙牙楤木叶
- 龙虱
- 黄花补血草
- 指天椒
- 龙船花
- 龙角
- 鹿仙草
- 龙牙楤木果
- 龙船花茎叶
- 龙须参
- 苤蓝叶
- 红果冬青
- 黄皮叶
- 水松球果
- 鹿心草
- 鳕鱼
- 大黄茎
- 鹿衔草
- 龙头节肢蕨
- 鸭胆
- 龙眼根
- 龙须藤
- 龙珠果
- 龙舌兰
- 天文草
- 鹭肉
- 龙爪树
- 蔷薇花
- 鹿梨根皮
- 球序鹅掌柴
- 鸡血
- 鼺鼠
- 鹿茸草
- 浆包藤
- 龙须菜
- 乌桕根皮
- 黎罗根
- 龙眼壳
- 小构树汁
- 鹿角
- 龙脑膏香
- 龙棕
- 龙角草
- 榆花
- 骆驼蓬子
- 九节风
- 骨牌蕨
- 鹿草
- 泡囊草根
- 苦豆根
- 紫木通
- 鹿角霜
- 水八角莲
- 龙利叶
- 鹿耳翎根
- 鸬鹚翅羽
- 鹿角草
- 龙须眼子菜
- 檵花叶
- 半拉子
- 天山雪莲花
- 大狼毒
- 紫草
- 白子菜
- 金花菜
- 竹节草
- 粗叶卷柏
- 白桂
- 七里香
- 树头菜
- 麻柳树根
- 马蹄金
- 排钱草
- 朴树
- 铜线草
- 臭梧桐
- 邪蒿
- 鸭公藤
- 韩信草
- 淡秋石
- 莲须